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年级下册数学《节日礼物》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3:4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表现在: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用五个小正方体学具摆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接着,创设小狗观察礼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模拟体验)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接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体会并判断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范围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体验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

《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在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安排了判断图片观察位置的练习,例如:“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说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车的平面图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中充满了美,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学的美,展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练习中安排的“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赏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图片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3:42:01 | 只看该作者
   《节日礼物》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我在本班刚讲完这节课,经过自我反思,总觉得有些不足,可是又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在颜老师上课时,我侧耳倾听,不断结合她课上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可以说颜老师的课清新、自然、朴实、大方,正如她为人处世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朴实无华的感觉,整节课让我如沐春风。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形状,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主要体现在:
        一、借助直接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颜老师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一个是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仰视”、“平视”、“俯视”等不同角度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另一个是分三步观察教师桌面的物体,说出每次看到的范围,这两个活动充分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范围就不一样,从而总结得出“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这样的结论,而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来探究课本主题图中小狗贝贝分别站在地上,抬起前脚,站到凳子上,爬上桌子等所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学生对于新知的解决自然水到渠成,无形中就运用了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重视发展空间观念的同时,丰富和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要观察物体,就需要展开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而很多达不到学习目标的孩子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观察现实空间的直接经验。例如:在解决“分别站在A点和B点所观察到的房子和树木有何不同,并分别画出观察到的范围”这个问题上,颜老师处理的就很巧妙,她之前在座位的不同位置选两名观察员在前、后两个不同的观察点,说出观察到的同学的范围,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发现从远处看,看到的范围大,从近处看,看到的范围小,从而丰富、发展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然后来解决从画面间接观察物体的问题。这样,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
        由于本节课把抽象的数学与有趣的观察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活动,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发展他们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但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点小问题,希望能与颜老师商榷:
        一、在“分别站在A点和B点所观察到的房子和树木有何不同,并分别画出观察到的范围”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学生回答说,不但看到了房子两边的树,而且还看到房子后边的树,我觉得这个孩子的空间观念很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颜老师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并顺势引导孩子什么情况下在A点和B点可以看到房子后边的树,什么情况下看不到房子后边的树,可是当时颜老师的回答我记得不太清楚,好象是说“要站在高处看,才能看到”,我觉得这样的回答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呢?
        二、在“帮助小猴子”这个问题上,颜老师问学生“小猴子怎样才能看到墙内地上的桃子?”学生回答说爬到树上,并且通过课件演示也帮助学生看到了小猴站在不同高度的树上观察到的不同范围的桃子,这个是对的,可是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小猴子站在墙头上是否也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墙内地上所有的桃子呢?所以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颜老师可以再附带一句,还可以怎样也能看到墙内的桃子?这样是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灵活多样性呢?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点小小不成熟的建议,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3:42:32 | 只看该作者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节日礼物》,教材56-57页。

教材分析:

本课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提供了一个小狗贝贝看礼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有趣的情境中,根据观察点位置的高低,想像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观察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两个方面观察物体,二年级下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学会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和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这需要展开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观察事物的高低与远近的变化,让学生想象、观察、判断画面所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中,体验随着高低与远近的变化,所看到的范围不一样,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善于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事物,体会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距离观察物体形状的变化.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大字典、小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课件演示情境图: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

那么,你们在生活中,收到过礼物吗?在礼物中你能发现哪些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呢?

今天就让我们当一个小小数学家,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从低到高观察物体

1、电脑课件演示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这幅图表达了什么意思。

2、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1)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可能会看到什么?什么看不到?

学生1:看到桌子的4条腿桌子面板的底面;

学生2;可能会看到“节日礼物”的上半部分;

学生3:看不到桌面上的水果等。

(2)贝贝抬起了前腿看,可能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课件演示:贝贝抬起了前腿,两只后腿撑地,身子升高)

学生1、跟前面看到的差不多;

学生2、可能会看到“节日礼物”的大部分;

(3)贝贝站到了凳子上看(课件演示:贝贝站到了凳子上,身子与桌子同样高),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

学生1、看到了桌面上放着的礼物,水果等;

学生2、桌子面板的底面看不到了。

(4)贝贝爬上了桌子(课件演示:贝贝爬到了桌面上),看到了什么?什么看不到了?

学生1、看到了桌上上所有的物品;

学生2、看到了整个桌面;

学生3、看不到了桌子的四条腿等。

3.确定观察顺序。

电脑课件呈现以下4幅图:

要求:请你按贝贝四次看到礼物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括号里标出①②③④的序号。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使学生体会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范围也不一样。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并与同伴时行交流。

电脑出示情境图:生活中的一些由远到近,由高到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由远到近观察景物

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

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2、提出问题:从A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与从B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模拟这一情境,探索由远到近观察景物的变化情况。

3、引导实验。

方法:在靠近房屋处在寻找一个点C如:

提问:比较从A处到C处往前方看到的景物情况。

学生:从A处可以看到前方和部分树林。

从C处往前看,只能看到房子,看不见树林,树林被房子完全遮住了。

4、呈现图形

教师:上面两幅图中,哪一幅是在A处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处看到的,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通过以上引导实验,会很顺利得出:左边图形的图像是从A处看到的,右边的图象是在B处看到的。

(2)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少。说明越接近物体(或景物),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三、应用拓展

完成课文第57页的“试一试”。

1、教师示范:以A点为顶点,到房子的两侧各画一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并说明在角的两边外的树木是站在A点可以看到的,在角的两边内的树木,被房子遮住视线,是看不到的。

2、学生画一画,站在B处点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      ·         房子 小树

     A        B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说一说:你从远到近观察教室前面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可以让学生把练习本卷成筒状,由远到近观察黑板上的某个事物。说说物体的变化及个人感受。

2、课外作业:

和同伴一起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身边的某个事物,分析比较一下。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在经历了观察物体的过程之后,你有什么体会,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成长资源第37页第一、二、三题。

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由低到高    范围扩大

由远到近    范围缩小

远    多    模糊

近    少    清晰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模仿贝贝“蹲着看”,再“抬起前腿看”,“站在凳子上看”,“爬上桌子看”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从高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和大小是不一样的。也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习数学知识能够用到实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教学中,鼓励把知识与真实的事物联系起来,直观的教学,这样学生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这节课中,为学生设计了综合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23: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