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7 11:37:19
|
只看该作者
【随文练笔二】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雷锋叔叔的足迹留在了小路上、小溪边、山路上、草地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会出现在哪里。
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呢?
我永远忘不了去年“5.12”大地震后,同学们把平时舍不得花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献给汶川灾区。让灾区的人们能多几顶帐篷,多几间板房,让被悲痛包围的人们能得到更多的阳光,让心灵感受到爱的温暖。在这件事中,你们看到雷锋的影子了吗?
生:我们就是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师:应该说,你们就是雷锋。刚才老师来教室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同学跑得太急摔倒了,旁边的同学马上都去扶她,还问候、安慰她。在这件事中,你们找到雷锋了吗?
接下来请你们说说雷锋还出现在哪儿?想好之后动笔写下来,注意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主要经过交代清楚啊!
生1:有一次美术课我忘记了带彩纸,心里非常着急,同桌发现后,把自己的彩纸推过来,我们一起用。我很感激她。
师:那么,你找到雷锋了吗?
生1:找到了。我同桌就是。
生2:今天上午,数学课的时候,我的铅笔尖断了,我拿出削笔器准备削铅笔,同桌递给我一枝他的铅笔,小声地说:“下课再削,别耽误学习。”她真会替人着想。我觉得同桌就是雷锋。
(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是送给发言者的,还是送给这位“雷锋”的?)
生3:今天刚进校门时,我看到咱班的马小兵和雪莲扶起冬青丛边倒下的篱笆,还用砖块一下一下地捶呀敲呀,把篱笆重新插进土里。他们是不是雷锋呢?
师:他们像雷锋叔叔一样热爱集体,大家的事抢着干,当然是“活雷锋”了。
……
师:你们看,哪里有人遇到了困难,哪里就有热心人伸出援助的手;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就会出现在哪里。没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没有春风吹不到的角落,爱充满天地间!
【反思】本课时安排了两个随文练笔,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实现以写助读。因为语文教育家潘新和说过:“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胡适先生也说过:“手到才有所得。”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确实能使读写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教学片断来自于第二课时。以联想背诵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之后,安排一次仿写,根据对雷锋事迹的了解,以填空式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完成深情的诗意表达。此时的写,是在内心与雷锋进行对话,是对雷锋的精神境界的独立探索。孩子们写下的诗句,虽然语言稚拙,但看得出,在他们的心田里,一颗叫做“爱”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这首诗最难理解的是最后两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里,我摒弃枯燥抽象的讲解,以一些身边的事例,把学生的视线迁移到现实生活,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雷锋叔叔牺牲了,雷锋精神却一直在传递。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在此安排了本课时的第二个练笔──片断式练笔,平时总是提醒学生要把自己当成一台“摄像机”,留意并记录有声有色的生活,同学们对片断练习是不犯怵的。此时的写,既是对以往信息的检索整理,又建立了课堂和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被崇高的雷锋精神所召唤,追随雷锋脚步,发扬雷锋精神,向社会播撒爱心的种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灵活地创造随文练笔的时机,以写促读,读写互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