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2-8 10:10:29
|
只看该作者
寻寻觅觅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随感
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雷锋……做为上个世纪的伟人,我们这代善有些了解,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是距离有些遥远。所以,对有关伟人的文章,我总是敬而远之,有点后怕。于是,在上课之前,我就做好了“平平淡淡”教过的思想准备,同时将省略那些说教的语言,可是,怎么也想不到,乘着今日“乍暖还寒”的春风,我和我的孩子们却寻找到了雷锋的足迹。
一、在小溪,在小路寻觅。
对于课文的前四个下节,我抓了两大问题:
(1)我们在哪里寻找雷锋的足迹?着重进行一、三两节的朗读指导。
(2)在引导理解2、4两小节的时候,我则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让学生讨论那是怎样的小路?这时,雷锋在干什么?借助“泥泞”和“荆棘”,让学生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对比,体会到雷锋的爱心。以此引读重点句子: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说实在的,在这个环节中,如果说学生对雷锋的爱心有什么特别的认识的话,应该都是我强加的多,而且是表面的多。
二、在高山、大海……在哪里的哪里再次寻觅。
为了深化雷锋的“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我又进行了文本的模仿性拓展说话。比起有些时候,今天的拓展不算精彩,,而且我将原先准备在情感提升时出现的雷锋的事例介绍提前了,但那发言还是星星点点,更可以说是三三两两。
不过,尽管不理想,但每次的拓展,每次的朗读,我想通过拓展让学生对“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就出现在哪里”这一重点句的朗读及理解加深的目的基本是达到了。
三、在你、我、他,在身边寻寻觅觅。
虽然教学的重点突破的不怎么样,可是,上课前就已经做好的思想准备,让自己今天的心态总是更多的带着平和,然而,上到这里,心有些担起来,因为接下去的一个环节是我认为的一个难点,要将雷锋进行精神的提升,同时最好能过度到生活实际,回到身边,找寻小雷锋。瞧,这么一个问题,难啊:哪里都需要,可雷锋只有一个,怎么办?
课间,曾和同组的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都说想来学生肯定也答不出:我们要继承雷锋叔叔的精神,而我也真不知道学生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我抛出这个问题,学生也是“一片沉寂”,最终总是宾得出来解围,说不出她的回答多好,可是却真的很贴切:那我们学习雷锋,让我们也去帮助别人。多聪明的女孩子啊,我忍不住让学生将热烈的掌声三次送给了她,她将“继承”的意思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了阐述,让每个人都听懂,而她的这么一说,我又很好进行了过度: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雷锋呢?
一个我自认为的难点,在一个学生的口中得以突破了,我的心也沸腾起来。于是,关于毛泽东对雷锋的题词,关于3月5日学雷锋日的来由,自然娓娓道来,学生也听得认真专著。
四、在寻觅中留下一丝感动。
正当学生热烈的时候,我突然来了个降温处理——介绍雷锋的牺牲经过。其实,如果是关于感情的升华,已经在上一个环节中达到了,这个内容在这出现,我也有点牵强于原来的教学思路的怀疑,可是要丰满一个伟人的形象,对他的牺牲经过的了解似乎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读着,刚开始还没什么感觉,越往下读,教室越显安静,那全神贯注听课的神情和气氛是我一直追求的,平常的吆喝着“认真听课”也没有如此绝佳的效果。我不禁读得更起劲了,我仿佛也听到自己的心颤抖的声音,那是我十分激动时才有的一种心跳。随着“雷锋牺牲时年仅22岁”……我介绍完了,可我们师生却还同时沉浸在伤感之中,时间真的凝固了那么一分钟。才听到不知是谁长长地叹了口气:好感动啊!二年级的学生,想让他们真正得感动如此,很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么巧,下课铃响了,我顺势下了课。
下课了,学生并没有想平时那样马上跑出去玩,更多的簇拥到了我的身边,一样的一句天真的话:周老师,怎么那么感动啊?还没让我说,依依说:“老师,思思哭了。”思思就站在我身边,我分明看到她眼眶中的点点晶莹的泪水。那边,一锭拭着眼睛,边说:“老师,我也哭了。”
记得在许多年前,教《妈妈,请放开你的手》一儿童诗时,也曾让那一群孩子们一大片的掉眼泪,而今天我竟能如此幸福得再次让我的学生眼泪湿润。一个我们挂在嘴边的名字,一个曾已经出国的人物,在我们原本认为可能的“平平淡淡”中那么的“不平淡”起来。孩子们的细腻的心理,丰富的情感,让课堂焕发出无限的魅力。难怪人们总说:成功的课堂是学生创造的!
五、在寻觅中印下一串足迹。
巡视在校园的操场上,值日的我有点心不在焉,因为我还在为刚才的课震撼着。小粘鬼郑鑫跑上来,我以为他又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不曾想,他却对我说:“老师,我那天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摔倒了,英语老师连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说罢,也不等我回答,一溜烟跑了,可爱的孩子,他和我一样,思绪还在雷锋的身上。我笑了。只那么一会儿,宾得和小凡等几个女孩走过来,跟我说:“老师,我们想利用星期天,成立一个雷锋小组,去做点什么。可以吗?”孩子们的心思竟比我还细,能想到我不曾想到的,我一直还认为,3月5日,刚好轮月休,关于“学雷锋”的事就搁在一边算了,她们却给我提醒了我,我应该让学生的寻觅的足迹更清晰点。对,在月休回来之后,组织一次“学雷锋”活动。还没放假,我已经憧憬起来了,想象着“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我们到处寻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