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9:5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圆柱体积教后反思
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和技能上,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
在圆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我把圆柱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就是把一个新图形转换成一个我们学习过的图形,通过讨论,争鸣从而得出比较深层的数学知识,这种思维的火花,我们老师应及时捕捉,让它开得绚丽多彩,从而让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我们老师这样才能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了。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本节可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二册﹙人教版﹚《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和,让学生套公式练习;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9:54:42 | 只看该作者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教后记

今天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接受昨天学生提出的“只学不会的”学习方式,在黑板上分了两个区域,一个复习区域: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重点研究区域: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面对复习的问题,学生回答的很好,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当我指着长方体的底面时,学生就说,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学生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的推导记忆犹新,这是很值得我高兴的。面对本课的重点解决问题,我满怀信心(两个复习问题的铺垫,学生会首先想起来把圆柱体按照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一样,来等分圆柱体),开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圆柱体的体积?正当大家苦思冥想的时候,高迈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想出来一种。又是他,每次回答问题总是第一个举手,把别人的“风头”都给抢去了,他是一个爱表现的学生,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思考,每次我总是“压一压”他的积极性。“给大家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等一会再说你的方法”,谁知道这个“积极分子”不容我把话说完,已经拿着自己的圆柱体跑到讲台上了,(哎,让我怎么评价他呢,耐不住性子啊,再稳重一些多好啊?),:我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圆柱体的生日蛋糕,我想把它横着切成一个个圆片,分给你们吃。霎时间,下面的同学都笑了,过了一会,一个学生提问:切蛋糕,和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啊?“有啊,这个圆柱体蛋糕的体积就是每一个圆片的面积乘上圆片的个数。”这样解释完,下面的学生有的在笑,有的在议论,还有的再思考。我想想了,这是我该出手的时候了:“高迈, 给大家解释一下,圆片是什么?圆片的个数又是什么?”“圆片就是圆柱的底面积,圆片的个数就是圆柱的高”。话音刚落,掌声响了起来……。

这种推导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因为,解决问题前,已经复习了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与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都是为“把圆柱体进行等分转化成长方体体积来推导”做铺垫的。谁曾向,这种用“堆”的过程来说明“底面积×高”计算圆柱体体积的道理,实际是“积分”思想,这是要到中学才学习的,学生不好理解的,竟然跑到“预想方法”之前了。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啊”。课堂上的“精彩总是不期而至”啊。试想,如果,刚开始他举手,我就像以往一样“压一压他,让他和其他学生同步思考,说不定,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转瞬即逝,那么这个精彩的火花就不会在课堂上呈现。由此感悟到,课堂上,要给学生即兴发言的机会,及时的捕捉学生的思维灵感,精彩就会不期而至。


回复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9:54:52 | 只看该作者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 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显示)

  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新课教学:

  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C、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①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

讨论并得出结果。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为什么?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

 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填表:请同学看屏幕回答下面问题,

  底面积(㎡) 高(m) 圆柱体积(m3)

  6 3                     2

  0.5          8

  5 2                      6

  例: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内直径是6分米,高是7分米.它的容积约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整立方分米)

  解: d=6dm,h=7dm.r=3dm

  S底 = πr2= 3.14×32 = 3.14×9 =28.26(dm2)

  V = S底h = 28.26×7 = 197.82≈198dm3   答:油桶的容积约是198立方分米

  三.巩固反馈

1. 求下面圆柱体的体积。

(1)d=5cm   h=20cm

(2)r=1.5dm   h=4dm

(3)c=6.28m    h=10m

三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做。板演的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归纳学生所用的解题方法,强调在解题的过程中格式。

 2、圆柱形水杯的底面直径是10cm,高是15cm.已知水杯中水的体积是整个水杯体积的 2/3 计算水杯中水的体积?

    四.拓展练习

1. 一个长方形的纸片长是6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A是用4分米做底高6分米,B是用6分米做底高是4分米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说明理由. 

 2. 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柱形容器里,放进一个不规则的铸铁零件后,容器里的水面升高4cm,求这铸铁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1.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解题时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一、利用迁移规律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理,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三、正确处理"两主"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达到预期效果,不足处学生讨论时间控制太少,课后作业个别学生还是对公式不会灵活应用。

回复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9:55:17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课堂实践,我觉得成功之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用现实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猜想的兴趣

教材中用情境图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并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引发学生猜想出圆柱体的体积。虽然教材设计很好,但是我总觉得这样导入并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自己重新设计了本课的导入。我出示长方体实物,让学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出示两个圆柱体的实物,让学生比较体积大小并猜测圆柱体积和什么有关。课堂中有些学生立刻想到圆柱体积和什么有关,而有些学生则是在认真思考、猜测。猜测出结果的学生的答案,更能引发其他学生思考。让学生经过思考——猜测,这样的猜测更有价值。

二、圆柱体积演示器的演示,化抽象为直观

在验证圆柱的体积是否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有关的过程中,我让两名学生到台上演示,学生兴致很高,都想到台上进行操作,被选出进行演示的学生非常认真地进行操作,而其他学生也是非常认真的进行观察。因此推导得出圆柱体积公式时,学生感到非常好懂,也学得很轻松。

三、优质资源光盘,引导和证实学生的猜想

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之前,我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圆柱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时,没有一个学生能想到用以前学过的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转化圆柱体,于是我播放光盘中把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给学生看,使得学生很容易猜想出圆柱体也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来得出体积公式。

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中,有一段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虽然能说出“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但是,到底拼成的图形怎样的更接近长方体,除了一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想象得出,大部分学生脑中的表象还是比较模糊的。优质资源光盘中正好有把圆柱体切拼成32份、64份的演示动画,在教学中我适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了对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转化方法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发散学生思维

在练习中,我安排了两个联系实际的练习活动:1、给自己带来的圆柱体实物进行数据测量、并计算出它的体积;2、对教室门前的圆柱进行测量,并算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我们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在课堂中,学生明显对这些实际测量与计算很感兴趣,学生参与率很高。

课中的不足之处

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之前,我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圆柱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时,没有一个学生想起用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方法。这里让我感觉到,在学习圆柱体积之前,我应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圆的面积推导过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课堂中的思考、猜测。

因为圆柱体积演示器只有一套,所以,只能是个别学生进行操作,大部分学生只能远距离观察。有些学生因看得不清楚而观察、思考得不正确。如果条件允许,演示器多一些,能让学生人人都进行操作,我想学生的参与率、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教学效果都会更好。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7: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