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5 19:54:31
|
只看该作者
(听课教师评课摘录)
梅萍贤:激活思维,让学生领悟到意味深长
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课文常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个问题可持有不同的发现。对此,吴老师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启迪,求得真知。吴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去读读课文,发现课文3-5小节与课文第2小节有什么不同?学生在仔细朗读课文后,多多少少发现了异同,通过集体的讨论,使学生的发现上升了一个层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地体会到了作者在写作方法上的不同,进而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倪荣香:
今天听了吴丽老师执教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一课,这是吴丽老师在语文课上对二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性的和生成性的说话指导训练。教师在上这节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先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蚕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带领学生对各个自然段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对蚕的蜕变过程有深刻的理解。课堂上让学生说得充分而有序。这是语文课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也是最实在的目标之一。语文课要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这节课学生口头言语的表达情况看,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得充分而丰富,教学效果明显。
朱成芳:激发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有滋有味
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让他们适度地“动”起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在课堂上,吴老师利用蚕不同时期的生长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让学生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蚕的可爱,蚕的变化过程,把四种不同形态的蚕姑娘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同时,吴老师还引导学生深情并茂,入情入境的朗读,使学生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产生情感的交汇,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进而激发情感,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王冬娣:
今天,听了吴丽老师的《蚕姑娘》第二课时。这是一篇富含知识性,但又不乏童趣的文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插图十分惹人喜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其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充满童贞,韵味十足,学生读起来自然琅琅上口,乐此不疲。 在学习过程中,吴老师设置理解和学习课文的台阶,一步步放权学生,充分利用先扶再放的教学策略,力图让学生渐渐掌握相似段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精读全文的过程中,集中力量在重点段落,以及关键字词上加以点拨、强调。其中二、三小节的基本构架是十分相似的,同样,三、四、五小节的构架也如出一辙。在教学每一组相似段落时,以点化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二、三两节时,既抓住第二段进行重点的理解分析和指导,让学生理解领悟“又……又……”的用法,了解每次蚕眠的过程,体会“醒了,醒了”的兴奋,还要把让学生去比较相似段落,从而更主动地理解课文内容。
李 欢:
《蚕姑娘》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
吴老师一开始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调动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抓住课文的第二段为切入点,让学生读,思考,并找出相关的动词,让学生知道蚕在不断生长.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把握。在教学这课时,吴老师通过课文中那些形象、生动的语句,有趣的生长变化过程,前后贯通的文章结构,激发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在教本课的重点部分时她把这部份的教法主要用在解答问题上:如蚕的一生要睡几次?是怎样进行变化的?蚕最后是变成了什么样的?还有让学生自己找出各段之间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各段之间的不同,体会蚕姑娘在不断的生长。在总结中,吴老师抓住一些拟人化的词语,把为什么叫蚕姑娘的问题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变成”,黑姑娘变成黄姑娘,变成白姑娘,变成胖姑娘,变成蛾姑娘这些活泼生动的句子,让学生掌握了蚕的生长知识,明确为什么把蚕当作人来写。
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气氛热烈,对由蚕变成蛾的生长过程了解得十分清楚。
周 勤:
《蚕姑娘》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蛾”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特别是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充满情趣,孩子们乐学、爱学。
吴丽老师能始终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方面的特点,通过抓重点字词引导学生阅读,图文结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收获,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抓住关键词如“醒了,醒了”、“成了,成了”、“变了,变了” 指导感情朗读;抓住“就”、“又”进行辩词练习;利用课文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及时进行反馈,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学板书设计美观合理,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在教材的整合方面也下了一定功夫,多媒体课件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展示了教师优良的教学基本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维活跃,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均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