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信改变生活》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的教学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们对本人执教的《通信改变生活》和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胡秀荣老师执教的《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作具体的教学评析

本人非常荣幸参与2011年国培学习课程研发的学习过程,并且得到以下专家的评析,深感荣幸。专家们的点评非常精细,非常到位,值得我好好学习品味,特收藏研读。
尤其是专家们提出的,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具体化的问题。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真实情境和教育契机,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互动的状态,及时地予以评价。
在教学中,如果我能根据学生思考及时予以肯定并引导,如:姐姐收到邮寄的贺卡一定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牵挂,其他同学还会选择其它的通信方式表达你的情感吗?这样具体化地引导学生效果会更好。

【评析教师】
顾瑾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胡秀荣(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陈晓英(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案例评析】
《通信改变生活》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的教学评析
顾:从课题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这两节课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但教学内容的年级和教材版本都不一样。《通信改变生活》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由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一小学陈文华老师执教,《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选自首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由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胡秀荣老师执教。通过课堂实录可以看出,两位教师都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建立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的关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说,两位老师在对各自教材、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有效的教学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色,凸显了课程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具体对这两节课进行分析。

一、背景:教材和学生分析

这两节课由于教材版本和所教年级都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看看两个版本的教材结构。

(呈现ppt)两个版本的教材单元结构图

从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材编写者对于课程标准和内容呈现的不同理解。那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在了解、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二、共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理念

顾:看完两节课,给我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位老师都能够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教材编写或是课堂教学都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和基本原则。

那么对于这两节课,胡老师,您认为哪个方面给您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胡:我觉得这两节课,在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上做得比较好。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每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但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而言,我认为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与否,首先需要考虑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顾:的确如此。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样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备一节课要定位准确,要了解这一学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有怎样的要求,是在那一个单元中呈现,为什么要这样,不能与单元目标相背离或脱节。课程目标指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或程度;而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把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连接在一起。所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然处在不同层面,但可以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胡:我在进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标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单元目标是这样要求的: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初步学习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初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交通的发展,了解、观察交通发展带给人们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对学生的分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很难对这三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传统交通工具与人们活动的关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因此,课堂上我们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构对不同地域环境的形象体验,使学生将学习内容真正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努力提高课堂实效性。

综合上述分析,我设定的三维目标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理解交通工具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初步建立起对传统交通工具的保留、传承意识。

能力目标:

借助思维导图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整理的能力;

在小组、集体的交流中学生能够形成初步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域(西藏的那曲地区、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浙江绍兴)的交通工具(牦牛、骆驼、乌篷船)的特点,以及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环节和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展开话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小组学习,完成研究主题,在交流活动中不断探究传统交通工具的特点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保留和传承的意识,层层落实教学目标。

陈:胡老师谈到了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整体把握,包括从课程总目标到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的设定。

《通信改变生活》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中的活动主题一《坐在家里看世界》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感受现代通信和现代传媒与人们生存的关系”“了解现代通信和现代传媒的种类与方式”的内容而设置的。

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在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时,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与特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学会选择使用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进行实际通信联系来解决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

可以看出,本次活动主题研究的是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旨在让学生了解通信,学会选择通信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课程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设置相吻合。

《品德与社会》教材有不同的版本,但多以单元主题的方式呈现的。那么,在一个主题单元中,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单元总体教学目标,并把“三维”目标做系统的分析,在目标的引领下进行以单元为单位的全局统一安排,最后逐一设定课时(或活动主题)目标,就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中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

顾:当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是关键。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活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之前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只是一种初步的设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并对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教师要依据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等情况,恰当利用身边的热点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在实践活动中修改、完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顾:第二个方面,我认为两位老师都能够从生活出发,能够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有自己先前的学习经验、认知、心理活动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教师只有精心筛选、提炼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教育资源,设计教学,才能真正使教学活动内容“走进”儿童生活,使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陈:1.从学生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进行学习。在《通信改变生活》一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展开教学。授课伊始即提出了“假如回到家,发现忘记记作业了,怎么办?”的问题。虽然教师以“假如”为前提,但孩子们还是纷纷想到了“打电话、上QQ、发邮件、校训通”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这正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随后“生活中,你知道人们使用的通信方式还有哪些?”和“你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呢?”两个问题,仍旧围绕生活实际展开,引发学生回忆生活,交流生活中的信息——或是看到的、使用过的,或是亲人、朋友经历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都为教学所用,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启发,最终他们感受到了“通信方式真多”。

所以我们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当然,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促进儿童的发展,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识。

胡:我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在教学《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前,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作了具体的了解与分析。从已有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九岁、十岁的学生对交通工具,可以说很熟悉,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车、地铁、自行车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学生天天都能见到或者都在使用;另外,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假期计划中都有到不同地区去旅游,一些常见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比如飞机、高铁、动车等)学生随同父母旅游的时候也乘坐过;或者没有直接乘坐过,但是通过其它途径,比如在本单元前两个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这些交通工具有了一些了解,已经积累了一定社会生活经验。学生的这些经验可以说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

本课教材中呈现了马车、独轮车、牦牛、骆驼、羊皮筏子、船、狗拉雪橇等图片以及简要的文字信息,这些传统的交通工具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或者生产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些传统的交通工具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多数学生不常见到、也不曾使用过的,可以说有些是十分陌生的。

课堂上,我注意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通过关注细节,将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比如,在课堂伊始,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常见的交通工具切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以聊天的方式交流“平常都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并适时推荐三个旅游地点,引导学生猜测三地到北京的大概距离以及想要到达可能使用到的交通工具,学生的回答都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汽车等。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到了当地,游玩时可能会选择或使用什么传统的交通工具呢?”之后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共同展开探究学习。

另外,在课堂上,我也努力做到随时关注学生的旅游经历。其实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就注意到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对于发言总是要打有准备之仗,当他人的某些想法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时候才敢于举手表达想法、进行补充。有时候下课了反倒是愿意跟老师单独沟通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了解到的信息。其实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为他们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虽然教师不知道哪位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可能想发言。但是应该创造机会或者通过巧妙的提示,请这样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也许会在一个不经意间,他们带给老师和同学的就会是一个亲历的画面、独特的感受或者精彩的瞬间。在这节课上,当讨论到牦牛毛长与地高天寒的内容时,现在看录像知道有一位学生骑过牦牛,可是面对老师的问题:“有没有同学去过(青藏高原),见到过牦牛?”当时有位学生转述父母经历,老师还转述别的班学生谈到的去拉萨时服装上的变化,可是,这位学生没有举手发言;直到老师直接问道“有没有同学骑过牦牛?”他才举手回答,谈到骑在牦牛背上感觉像坐在自己家的汽车毛垫子,软软的,他的发言让大家在分享的同时,也有了间接的感受。

顾瑾玉:刚才两位老师都谈到了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的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很重要的理念之一,但如何在课堂中丰富和提升他们的经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经验上才是更为重要的。

2.创设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比如,在通信一课,教师特别请同学们就通信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电话、电视、传真、寄信、发邮件、报纸”等十种通信方式,全班共计66名同学都参与了活动,教师把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并在课堂上以“柱状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7:04:12 | 只看该作者
专家们对本人执教的《通信改变生活》和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胡秀荣老师执教的《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作具体的教学评析



本人非常荣幸参与2011年国培学习课程研发的学习过程,并且得到以下专家的评析,深感荣幸。专家们的点评非常精细,非常到位,值得我好好学习品味,特收藏研读。

尤其是专家们提出的,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具体化的问题。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不断生成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真实情境和教育契机,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需求,关注互动的状态,及时地予以评价。

在教学中,如果我能根据学生思考及时予以肯定并引导,如:姐姐收到邮寄的贺卡一定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牵挂,其他同学还会选择其它的通信方式表达你的情感吗?这样具体化地引导学生效果会更好。



【评析教师】

顾瑾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胡秀荣(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陈晓英(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案例评析】

《通信改变生活》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的教学评析

顾:从课题的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这两节课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但教学内容的年级和教材版本都不一样。《通信改变生活》选自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由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一小学陈文华老师执教,《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选自首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由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胡秀荣老师执教。通过课堂实录可以看出,两位教师都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建立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的关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说,两位老师在对各自教材、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有效的教学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色,凸显了课程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具体对这两节课进行分析。



一、背景:教材和学生分析



这两节课由于教材版本和所教年级都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看看两个版本的教材结构。



(呈现ppt)两个版本的教材单元结构图



从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材编写者对于课程标准和内容呈现的不同理解。那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在了解、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二、共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理念



顾:看完两节课,给我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位老师都能够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教材编写或是课堂教学都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和基本原则。



那么对于这两节课,胡老师,您认为哪个方面给您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胡:我觉得这两节课,在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上做得比较好。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每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但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而言,我认为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与否,首先需要考虑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顾:的确如此。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样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备一节课要定位准确,要了解这一学习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有怎样的要求,是在那一个单元中呈现,为什么要这样,不能与单元目标相背离或脱节。课程目标指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或程度;而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把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连接在一起。所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然处在不同层面,但可以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胡:我在进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标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单元目标是这样要求的: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初步学习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初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交通的发展,了解、观察交通发展带给人们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对学生的分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很难对这三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传统交通工具与人们活动的关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因此,课堂上我们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构对不同地域环境的形象体验,使学生将学习内容真正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努力提高课堂实效性。



综合上述分析,我设定的三维目标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理解交通工具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初步建立起对传统交通工具的保留、传承意识。



能力目标:



借助思维导图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整理的能力;



在小组、集体的交流中学生能够形成初步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域(西藏的那曲地区、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浙江绍兴)的交通工具(牦牛、骆驼、乌篷船)的特点,以及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环节和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展开话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小组学习,完成研究主题,在交流活动中不断探究传统交通工具的特点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保留和传承的意识,层层落实教学目标。



陈:胡老师谈到了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整体把握,包括从课程总目标到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的设定。



《通信改变生活》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中的活动主题一《坐在家里看世界》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感受现代通信和现代传媒与人们生存的关系”“了解现代通信和现代传媒的种类与方式”的内容而设置的。



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在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时,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与特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学会选择使用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进行实际通信联系来解决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



可以看出,本次活动主题研究的是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旨在让学生了解通信,学会选择通信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课程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设置相吻合。



《品德与社会》教材有不同的版本,但多以单元主题的方式呈现的。那么,在一个主题单元中,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单元总体教学目标,并把“三维”目标做系统的分析,在目标的引领下进行以单元为单位的全局统一安排,最后逐一设定课时(或活动主题)目标,就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中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



顾:当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是关键。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活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之前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只是一种初步的设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并对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教师要依据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等情况,恰当利用身边的热点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在实践活动中修改、完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顾:第二个方面,我认为两位老师都能够从生活出发,能够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有自己先前的学习经验、认知、心理活动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教师只有精心筛选、提炼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教育资源,设计教学,才能真正使教学活动内容“走进”儿童生活,使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陈:1.从学生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进行学习。在《通信改变生活》一课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展开教学。授课伊始即提出了“假如回到家,发现忘记记作业了,怎么办?”的问题。虽然教师以“假如”为前提,但孩子们还是纷纷想到了“打电话、上QQ、发邮件、校训通”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这正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随后“生活中,你知道人们使用的通信方式还有哪些?”和“你常用哪些通信方式呢?”两个问题,仍旧围绕生活实际展开,引发学生回忆生活,交流生活中的信息——或是看到的、使用过的,或是亲人、朋友经历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都为教学所用,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启发,最终他们感受到了“通信方式真多”。



所以我们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当然,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促进儿童的发展,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识。



胡:我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在教学《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一课前,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作了具体的了解与分析。从已有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九岁、十岁的学生对交通工具,可以说很熟悉,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车、地铁、自行车等)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学生天天都能见到或者都在使用;另外,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假期计划中都有到不同地区去旅游,一些常见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比如飞机、高铁、动车等)学生随同父母旅游的时候也乘坐过;或者没有直接乘坐过,但是通过其它途径,比如在本单元前两个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这些交通工具有了一些了解,已经积累了一定社会生活经验。学生的这些经验可以说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



本课教材中呈现了马车、独轮车、牦牛、骆驼、羊皮筏子、船、狗拉雪橇等图片以及简要的文字信息,这些传统的交通工具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或者生产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些传统的交通工具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多数学生不常见到、也不曾使用过的,可以说有些是十分陌生的。



课堂上,我注意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通过关注细节,将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比如,在课堂伊始,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常见的交通工具切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以聊天的方式交流“平常都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并适时推荐三个旅游地点,引导学生猜测三地到北京的大概距离以及想要到达可能使用到的交通工具,学生的回答都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汽车等。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到了当地,游玩时可能会选择或使用什么传统的交通工具呢?”之后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共同展开探究学习。



另外,在课堂上,我也努力做到随时关注学生的旅游经历。其实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就注意到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对于发言总是要打有准备之仗,当他人的某些想法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时候才敢于举手表达想法、进行补充。有时候下课了反倒是愿意跟老师单独沟通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了解到的信息。其实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为他们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虽然教师不知道哪位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可能想发言。但是应该创造机会或者通过巧妙的提示,请这样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也许会在一个不经意间,他们带给老师和同学的就会是一个亲历的画面、独特的感受或者精彩的瞬间。在这节课上,当讨论到牦牛毛长与地高天寒的内容时,现在看录像知道有一位学生骑过牦牛,可是面对老师的问题:“有没有同学去过(青藏高原),见到过牦牛?”当时有位学生转述父母经历,老师还转述别的班学生谈到的去拉萨时服装上的变化,可是,这位学生没有举手发言;直到老师直接问道“有没有同学骑过牦牛?”他才举手回答,谈到骑在牦牛背上感觉像坐在自己家的汽车毛垫子,软软的,他的发言让大家在分享的同时,也有了间接的感受。



顾瑾玉:刚才两位老师都谈到了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的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很重要的理念之一,但如何在课堂中丰富和提升他们的经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经验上才是更为重要的。



2.创设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比如,在通信一课,教师特别请同学们就通信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电话、电视、传真、寄信、发邮件、报纸”等十种通信方式,全班共计66名同学都参与了活动,教师把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并在课堂上以“柱状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5: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