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7:5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写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造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看书、训练融入质疑、梳疑、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景色的优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五、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导、学生的反复朗读和交流讨论,把握课文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七、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孩子们,你们是否听说过过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呢?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去过五岳就不想去看其它山了,去过黄山就不想去看五岳了。

师:对,它说的就是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师板黄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闻名于世,(多媒体画面(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什么特别情有独钟?(师板:奇松)

2、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今天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看看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

(二)、导读,感受奇松。

1、过渡:要想观松,最好的去处就是(玉屏楼),举目四望,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

(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   )表示出来。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点?“奇”在哪里?

3、小组合作学习。

4、讨论交流。

(1)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黄迎客松的评价很高: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

生:奇在模样。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姿态优美遒劲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遒劲这个词的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能读好这个词。看到“郁郁苍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好这句吗?

还奇在哪里?

生:奇在饱经风霜却生命力强

1、师:谁能说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时间长。(图文结合理解)

师小结:是啊,黄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雨,风吹雨打!据说它已有1000多岁了。正如课文所说它饱经风霜,它顽强地活下来了,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这本身就很“奇特”,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再读。

3、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所以读“饱经风霜”这个词时,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沧桑感。(指名读,男生齐读)

这棵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枝繁叶茂,长得蓬蓬勃勃,多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啊!(指名读女生齐读)

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三奇   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喜欢迎客松的同学一起站起来(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地说:各位宾客欢迎你们!

通过朗读把你对迎客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迎客松呢?

填空:(     )的迎客松(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

对,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的象征啊!

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由此,我想到了在作者的笔下,它仅仅是一棵松树吗?它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呀!这不仅是黄山松的热情,而且是黄山的热情,是整个黄山人的热情。你能饱满着这种情感,把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勃勃生机、热情洋溢读出来吗?(生读)师:这正是“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2)陪客松奇美

A、再被迎客松热情的迎上去之后,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陪客松)那他有奇在哪里呢?

出示:比喻句

师:从这个比喻中我们能感受到陪客松的什么特点?(抓“绿色的巨人”体会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师: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博大的胸怀,那浓烈的情感,那无私的奉献怎能不让我们心生爱意?通过朗读来表现。

如果陪客松会说话,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

送客松

师:日暮降临,观赏完美丽的黄山风光,我们也该回家了。这时,谁又与你依依不舍地道别呢?(送客松)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呢?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什么呢?(“天然盆景”)

师:盆景是什么意思?哦,它是园丁精雕细琢的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可,送客松没有经过人工精雕细琢的刻意造型,却像盆景一样姿态优雅,你说奇不奇?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有一首诗写得好: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目春。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多么热情的送客松啊,像在挥手告别,又仿佛在作揖送客,又俨然在伸手挽留。它对远去的游客说些什么?

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能把它的热情读出来吗?练读、指名读。

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像人一样的挽留你,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师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在一起把读一读,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三)、观看黄山松图片集,升华情感。

1、孩子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让我们读读第三小节,看看善读书的你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奇松数量多,千姿百态。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从哪里读出来的可以分享一下吗?

师:黄山松的确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其它的黄山松吧!

4、结合欣赏到的图片,想象说话:

黄山松美丽的倩影一定深深地留在了你的脑海里,试着完成以下练习: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  )……

(四)、小结。

1、课文学完了,回顾我们上课前的问题,你有答案了吗?黄山松奇不奇?(改板书“?”为“!”)

孩子们: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更是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身姿,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学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写下了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了。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不仅明白了黄山松“奇”在哪里,更为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

(五)、作业设计。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让他们“无须跋山涉水,黄山胜境一览无余”。

2、黄山奇松真是别有情趣,请你任选一个画面,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请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黄   山   奇   松
                优美    迎客
               千                     不
                 姿  挺秀    陪客  屈
                 百                     不
                态  独特   送客   挠

教后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7:56:24 | 只看该作者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想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

针对学生对黄山松知之甚少,很难体会到黄山松的神奇秀美的实际情况,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进行看、听、想、品一体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语言信息。另外,情境教学法能充分地再现课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用自己的画笔去创造美。在教学“送客松”时,创设情境,驱谴学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能培养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迎客松,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这样激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拉近了学生与“迎客松”的距离,学生仿佛成了黄山上的“迎客松”,正在欢迎前来参观的游人呢。同学们在侃侃而谈中真切地体会到了迎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壮丽。

(二)、以“奇”制胜

抓住文章主线引领全文,这节课是问题解决课,我抓住“黄山奇松‘奇’在哪里?”这个问题来贯穿全文。让学生把这节课对黄山松奇特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以读促悟,努力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在讲到“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一句时,我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就体会到“奇”,而是让他们先通过对“遒劲、郁郁苍苍”的理解,来感受奇松顽强的生命力,再读出这种生命力,接着抓住“饱经风霜”一词,体会奇松生长过程中的艰辛,再读再悟,学生很容易体会到黄山松的“奇”之所在,读为悟服务,悟返过来促进朗读的提高。

(三)、想象创作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随即老师用语言激励学生放飞想象,补充在省略号处。此时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情绪高昂。最后,老师还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奇松,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迎客松的写法说说并写一写。课堂教学达到了“任情感激荡,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高潮。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反思有以下几点:其一,我的课堂语言还需要磨练。过渡语、评价语要更加及时到位,少用笼统的,多一些鼓励,引导,点拨这方面评价语。其二,细节处理不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0: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