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口占一绝,谢落,袅袅”等生词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理解母亲的那句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节课要带领大家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咱们先来看几张图片。
播放课件。
同学们,你们看到的图片上是什么呀?
喜欢桂花吗?为什么?
嗯,桂花的确惹人喜爱,唐代的韩愈曾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王维也曾有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而当代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也深深地爱着这香气迷人的桂花,并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
(师板书:桂花雨)
二、初读感知:
(一)、提出初读要求:
出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应多读几遍。
2、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觉得有必要也可注上拼音;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
试着读一读下列词语:
诗兴    拣去    吩咐   檀香     
笨笨拙拙 炉烟袅袅   口占一绝   
和在茶叶中     香气味儿
2、指名读,男女生各读一行,齐读
3、出示:拣
这是本文的一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分析字形、字义、结构),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写一遍。
4、文中有你不理解的词语吗?指名生说,相机指导解词方法。
5、再读一遍生词,将词带到文中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与邻近同学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说。
出示:桂花香
      摇花乐
      思乡情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作者琦君曾在她的原文中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令她最难忘的是什么?
齐读: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到底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2、自读课文,思考:
(1、)摇花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划出相关的词句。
(2)、我的心情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指名说
指导朗读:
是啊!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这一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好香的雨啊!”配乐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啊!喜欢的同学可以一起读。
引读:作者已深深地沉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香里了!已深深沉浸在摇桂花的欢乐中了!当时,作者的父母也都在场,母亲(        ),父亲(       )。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
是呀!桂花雨中有我多少欢乐的笑声,有我多少童年的回忆呀!难怪琦君会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令作者魂牵梦萦的仅仅就是摇花的乐趣吗?还有别的原因吗?这留到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钢笔字描红;
2、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六、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摇花乐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本文讲了哪三部分内容
二、 讲授新知
1、 作者喜欢桂花,除了喜欢摇花的乐趣,还喜欢它的什么?
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出示:
(1)“桂花不与繁华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从中你读出了什么,从什么词中读出的?
拓展填空:
村庄里(    )是香的,(    )是香的,(     )也是香的。无论是谁,都带上了桂花的甜香。(     )是香的,(     )是香的,(      )也是香的,无论哪里,都飘着桂花的甜香。
指导朗读。
   2、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最后第二自然段。
(1)、出示母亲的话:
   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难道杭州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3、)填空: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得家乡(         )。
齐读。
(4、)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读最后一句)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萦呢?读“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3、简介琦君生平。
(1)、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如今的她已有88岁的高龄,可是她仍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师读幻灯出示)喜欢这段话吗?原来琦君写“桂花雨”,其实是在记录美丽的人生呀!
 (2)感谢琦君,感谢桂花,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土是美丽的,人生更是美好的。
小诗结束:桂子花开香十里,
枝摇花落乐心头。
魂牵梦萦桂花雨,
恍如重返故里游。
三、 布置作业:
琦君带我们走进了她的童年生活,相信你的童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请你也写写童年或高兴或难过的事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7:12 | 只看该作者
《桂花雨》教学反思
讲课前,我一直在想,第一课时到底该怎么教,在习惯思维中,第一课时没什么意思,无非是学字词,读课文,理文脉,教一点文本,不像第二课时,可以重组文本,品悟文本,容易出彩。一、课题的揭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真心学习,至关重要。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开头怎么导入,也是想了又想,其实,十月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很多参与备课的老师都提议,带着散发浓郁香味的桂花去课堂,就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桂花香中进入本课的学习。但最后考虑再三,还是不忍折枝,舍弃了这种方法,改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方法。上课伊始,告诉孩子这堂课我们有一趟奇妙的旅程,然后让孩子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欣赏那动人的桂花,当孩子对桂花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以韩愈,王维的名句过渡,从而自然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字词与阅读
字词与阅读教学是落实双基的重点之一,而生字词要在读中感知(读准字音),在读中理解(理解词义),进而在读中感悟(知道含义,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所以,字词教学必须与阅读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落实双基,取得最佳效果。进入中年级,识字己经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必须上升到词的方面。本课的教学中,因为我考虑到孩子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没有提前预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占用了不少时间,先提出初读要求,再检查孩子的读书情况,变换多种形式让孩子朗读生词,让孩子在阅读中发现难懂的词语,当堂解决,并相机指导孩子对解词方法的运用。根据他们易将“拣”写错的实际情况,我当堂带着孩子对文中的生字“拣”从字形、字义、结构等方面进行认知。并采用孩子易于乐于接受的方法让孩子记忆字形,带着孩子书空,描红。我想,第一课时中的字词教学要舍得“花费时间”,但是坚决不能“浪费时间”,一些学生有难度的生字仍应有它的时间安排存在。
在第一课时,要扎扎实实过好“初读关”,总离不了一个“读”字,不管是初读中的放声朗读,再读中的浏览交流,还是精读的默读感悟,课堂教学中变换形式(领读、引读、同桌互相读等)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以求达到真正地认识文本,走进文本的目的。
三、课时衔接须明确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扫清字词这个拦路虎,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精读文本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衔接第二课时的教学,一般在第一课时里教学一部分内容。这里的一部分内容的定位要准确,不能失之偏颇。我在本课教学中,开始备课时,选择的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但仔细研读文本后发现,作者琦君对桂花的着迷本文主要从桂花的香以及摇花乐两个方面叙述。第一自然段中写作者最爱桂花的香味,而后文中也多处有语句是对桂花香味的描写,不好拆开来讲,所以最后确定第一课时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也就是对“摇花乐”经过的叙述。我在孩子理清课文脉络后,出示琦君原文的一句话:桂花,真令我魂牵梦萦!然后质疑,琦君为什么这样说,每当她看到桂花,总会想起什么?引入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到底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自然过渡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学完后,再次出示琦君的话,抛出问题:令作者魂牵梦萦的仅仅就是摇花的乐趣吗?还有别的原因吗?作者琦君又经历过怎样的人生呢?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四、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评价语仍不够丰富,相对贫乏,尤其是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2、第一课时的教学,是孩子初次接触文本,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应层层深入,任务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8: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