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0 00:29:44
|
只看该作者
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一只傲慢的铁罐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凭着自己的坚硬而奚落同伴陶罐.但是漫长的年代过去之后,铁罐却完全氧化成泥土了,陶罐却变成了文物,受到人们的关注.课文分两个场景,一个是古代,这个场景主要是表现了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另一个是多年之后,主要表现了铁罐已被锈蚀而陶罐却变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两个场景各有其特点.
第一个场景主要是用对话表现两种罐子的特点.我主要带着学生研究了两个主人公的对话.学生对对话的读法理解很到位,尤其是个性化朗读,他们能体会到不同朗读方法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侧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理解了这几种方法无所谓好坏,都是可以的.这个我自认为设计也好,对学生的引领也好,都是到位的.大家给予我的建议是对话是有语境的,不可生硬地割裂开两者语言,我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其实我想应该这样,铁罐的话单独出示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出示陶罐的话时应该把铁罐的话也带上出示,只要教师清楚重点在陶罐.第二个场景我采取整体感知的方法.我所想的是,一节课上两个场景都这样细挖是来不及的,只有安排略读的方法来感知.但事实证明,课的内容还是太多了.
对于课时的安排,我一直是很困惑的.要是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上吧,好像的确是割裂了文本,要按排第一课时读文认字第二课时全文学习吧,第一课时的确太空而第二课时的确太多.这节课之后我又以第二课时全文学习的方法来学<掌声>一课,效果是很好的.其实我想怎么安排课时也不一定都得这样或那样,也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平时的课上我也遇到过先决定上一部分课文而最终改变策略到第二课时才上全文的情况.
再来说说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感到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能突出个性化朗读,并且可以说,朗读指导两张皮的现象在这一课中基本没有看到.,这是我自己觉得好的地方.但是也许是对寓意指导不到位吧,学生一旦到联系生活,联系自我,明显的无话可说.我想:是不是每个寓言的理解都得联系自身呢?像三年级这样年龄的学生,叫他们表扬自己像陶罐吧,他们也不好意思把自己说得那么好,要让他们找自身不足吧,他们也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的缺点.这实在让我很是为难.后来我还对本课上了第三课时,让他们仿写童话.学生找出了很多对这样的东西:皮鞋和球鞋啦,塑料杯和玻璃杯啦,写得也还不错,这样我想,与其不情不愿地联系自身,还不如让学生找找,如果你要照样子写这样一个童话,你可不可以找找,由谁来担任主人公.
随便地说说,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