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0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0: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上册语文《找骆驼》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⑴ 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 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 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⑴ 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 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0:52: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玩出了名堂》,告诉我们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发现了微生物。

  今天要学习的“找骆驼”这篇课文,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深究

  1、教师引述:老人没有看见商人丢失的骆驼,怎么会知道这头骆驼的特点呢?下面我们细细读读课文,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好吗?

  2、自由组合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

老人看见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3、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边展示边介绍。

  4、师生评议。


四、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个人的见解。

  2、谈谈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3、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


五、情境表演

  1、自由组合,设想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点,创作表演课本剧。

  2、指名上台表演并评选最佳小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0:52: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⑵ 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  ⑶ 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⑴ 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⑵ 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     ,

     所以知道     ;

     因为老人又看见    ,

     所以知道     ;

     因为老人还看见    ,

     所以知道     。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⑶ 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0:52: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


【重点难点】

  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指名答,师生评议。)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

  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16 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分析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0:53:0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教授新字、词,让学生了解新字、词的用法,并能造句。

  2、让学生学会分析线索,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通过课文的对话,培养学生“人与人”沟通的能力。

  4、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启事,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活动:提问、讲故事(老师今天要讲的课文与“失物”有关。)
  提问:

  1、大家有丢失物品的经历吗?

  2、你遗失过物品吗?

  3、你尝试过寻找遗失的物品吗?

  4、结果如何?

  故事:

  在中国,有一位出色的警察局长,他非常了不起。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并有一个很机灵的头脑去分析线索,再难再复杂的案件,都能被他侦破。有一天,一个村长向他报案,说他们村里的一台电机被人偷走了。局长接到这个信息后,马上带着他的助手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村长指着办公室的角落说:“电机原来就放在这,现在被人偷去了。”局长问“你们的电机有多大?多重?”村长回答说:“有一公尺高的行李箱大,大约六、七十公斤重。”局长又问:“你们这儿有后门吗?”村长说有,但是门已经很久没有人使用了。局长问完话后,沉思了一会儿,便打开了后门,局长走出后门,发现了雪地上有一道长长的脚印,那脚印一深一浅。看完那些脚印后,他对村长说:“你们村有多少个年轻小伙子?”村长说:“我们村这么偏僻,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只有九个留在村里。”局长请村长把这九个小伙子都叫来。村长听了局长的话,不一会儿就把小伙子都叫来了。其中有一个走得较慢,他一拐一拐地走到局长的跟前。局长看了看这些年轻小伙子,指着那个脚有点跛的小伙子,说“其他人都可以走了,把他一人留下就行了。”那个小伙子一听说要把自己留下,就大声对村长说:“那电机可不是我偷的,你们千万不要冤枉好人……”

  (老师提问:“大家想一想,电机是不是他偷的呢?有线索证明电机是这个跛脚的小伙子偷的吗?”)
 

二、课文理解活动

  1、教师指示学生阅读课文《找骆驼》并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课文全文和播出课文内容。

  2、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口头造句。(教师用电脑的动画来解释生字、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3、课文分析:

   ⑴商人到外地采购货物,为什么会带骆驼呢?

   ⑵骆驼是在什么情况下不见的呢?

   ⑶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征呢?

   ⑷商人认为不见了的骆驼还有什么用处?

   ⑸老人沿途看到了什么?

   ⑹为什么不等老人说完,商人就立即去寻找骆驼呢?

   ⑺商人能找到骆驼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⑻如商人最后仍找不到他的骆驼,你们有什么办法帮他寻找骆驼?(写启事,登广告……)


三、教师教授启事的写法

  1、启事的文体:

    启事是应用文的一种。

    例:寻人启事、招聘启事、寻物启事……

    特点是:格式严谨,句子一般较简洁;只要写出重点便可;表达的自由空间不大,叙述发挥的余地较小。

  2、启事的格式:

    题目居中,正文换行,先空两格再写。署名和日期写在右下方,先写署名,再写日期。

  3、寻物启事的内容:

    丢失物品的名称;特征;丢失的时间、地点;联络的方法和报酬。

  4、寻物启事的例子。
 

四、课堂活动

  让学生分组,每四人一组,为商人写一则《寻骆驼启事》,然后每组选一名学生到教师桌前大声朗读自己组写的寻骆驼启事。教师可以从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格式、内容……)

  让学生自己选出优秀的启事。
 

五、教师出示自己写的启事

六、教学用具

  1、电脑和大屏幕

  2、教学软件

  3、图片(遗失的骆驼和小狗的图片)
 

【简评】

  崔峦:这是香港老师在内地上的一节语文课。《找骆驼》是一篇传统课文,内地老师教了许多年,但我还没有见过有一位老师像香港的曹老师这样教的。曹老师的教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怎样改进阅读教学上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曹老师的教学大体分为故事导入、理解课文、学写启事等几个步骤。他一改阅读课重在理解内容的传统教法,淡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以课文叙述的事实为依托,学写启事的习作练习。曹老师的教学启示我们,阅读教学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教法,既要从学生、教师的实际出发,也要从课文的实际出发。如,感情强烈的散文、诗歌,就可以用指导朗读的方法来教;写法特点突出、便于摹仿的课文,就可以重在指导学生由读学写。我们要大刀阔斧地进行阅读教学的改革,彻底改变千篇一律的、重在内容分析的教法,把阅读课上得各具特色,个性突出,讲求实效,精彩纷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0:54:4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练习用因果句式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准备】

  小组自主学习表格;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实验

  教师首先出示半杯水,然后请学生向水中放入大量辣椒水,教师和一名学生共同品尝。教师尝得津津有味,学生辣得苦不堪言。

  问:我们同样尝了这杯辣椒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生各抒己见。(如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可让其解释。如没有人发现课程结束前,教师揭示其中的道理。)

  (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还有意的训练了学生遇到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与本文寻找失物紧密相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生自由回答。

    (简单回顾内容很有必要,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1、幻灯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

    我们组最棒!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填表:

    骆驼的特点

    老人观察到的现象

  4、请将“骆驼的特点”与“老人观察到的现象”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5、请换成“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说。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6、小组合作学习。

  7、展示交流:

   ⑴ 当学生每次用因果句式回答时,教师要追问学生是从哪一段知道的,并且为大家朗读那一段。

   ⑵ 带领学生体会商人与老人的心情、语气变化等。

   ⑶ 带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分角色朗读。

   ⑷ 课本剧表演。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读懂,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表格的设计很符合文章的特点,“骆驼的特点”以及“老人观察到的现象”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分析寻找骆驼的最好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提高对人物的认识。)

  2、让学生分析老人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丢失的骆驼?

    生体会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拓展应用:

    请你也来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破破这宗大案。谁如果成功了,就是我们班的大侦探。

    (幻灯出示案例)学生各抒己见。


四、发散思维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上台表演。

  (想象说话,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更是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揭示实验奥秘

  教师尝辣椒水的时候,用中指沾水,品尝的却是食指。(边解释边演示。)


七、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骆驼的特点

               老人观察到的现象

               左脚有点跛

               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

               缺了一颗牙齿

               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

               结论 ← 思考 ← 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1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