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7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说课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啦”、“梅”等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
2.知道文中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不同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图画、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1、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宁波啊,很少下雪,我知道大家肯定和屠老师一样,非常想在雪地里玩儿。那么这节课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个雪白雪白的世界。你们看,我们到了!
(出示课件:动画下雪的情景,一边配上音乐)
2、提出问题:说说你想在这样的下雪天做什么?
3、过渡:我们的小朋友一点儿也不怕冷,很想在这样的雪地里痛痛快快地玩儿,那么,在我们的森林王国里啊,也有几个小动物在雪地里玩耍。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小动物呢,他们是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师:请你借助拼音大声地把这篇课文读一遍,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朗读反馈
师:我们来开列小火车吧,一人一句
3、再读课文
师:现在请你再读一遍,会读的读完后请你站起来
4、教学生字
课件出示:
la     méi    yòng   jǐ   wā
下雪啦  梅花 不用  几步 青蛙
wèi    cān jiā  dòng  shuìzháo
为什么  参 加  洞里  睡 着
三、教学课文
(1)总体感知
1、点名读课文,其余同学用笔圈出课文中出现哪些小画家
2、反馈答案
(2)教学一、二两句
1、出示课件:四个小动物同时出场,同时画面上出现课文一、二两句
2、师:你们看,这群小画家可爱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引导他们多说,体会那种高兴的心情)
3、朗读指导(读出愉快的心情)
(3)教学三、四两句
1、过渡:这四个小画家在雪地里玩得那么开心,来,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画画的吧?它们都画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四个动物分别动画出场的过程,点击动物时,会相应出现脚印所像的事物,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上方还出现课文三、四两句
3、齐读三、四两句
4、师: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随便说。
5、师: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小画家呢?为什么?
6、读读你喜欢的小画家的句子
7、师:小画家们那么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它们。我相信大家如果看了它们画的画以后,会更喜欢它们的。老师把它们的画拍了照片,你们看,喜欢吗?
8、课件出示由脚印组成的一幅图画,学生欣赏
9、朗读指导
师:怎么样,小画家们能干吧?那么请你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4)、教学五、六两句
1、过渡:那么多的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可是,我们的青蛙兄弟呢?它到哪里去了啊?
2、课件出示:青蛙冬眠的图片,同时出现课文五、六两句
3、朗读指导,读出问的语气,可以多种形式,男女问答,师生问答
4、师:小朋友们,我们能不能把青蛙叫醒,让它也一起来画画啊?为什么?
5、点出动物冬眠的知识
(5)、拓展
1、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要冬眠呢?
2、出示课件:要冬眠的动物图片
四、巩固、拓展
1、师:这四个小画家能够画出那么美丽的图画,那么,小朋友们想一想,雪地里还会出现其他的小画家吗?你知道它们会画些什么呢?
2、师:小朋友们,你想不想在这样的雪地上画画呢?你最想画什么?
3、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雪花飘落的游戏,读对一个词语(去掉拼音的那些生词),落下两片雪花,看看谁能让这个冬天飘落美丽的雪花
五、书写指导
1、观察“用”在田字格中的位子,指出竖的位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附:板书计设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青蛙   冬眠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教研室 辛曙光
【课前准备】



1.竹叶、梅花、枫叶的标本和图画。



2.生字卡片。



3.课文图画(“小画家” 的“图案” 空出,以便学生粘贴)。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早晨打开门一瞧,大地一片银白,就像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小树也穿上暖和的白棉袄。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暖和的小房子里睡觉呢,可是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听说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就吵着要我带它们来,没有办法老师只好把它们带来了,瞧,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马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生字(出示:马),你们认识它吗?



生认读“马” 字。



师:对了,路上它们还悄悄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认识“雪”)



2.初读课文,识记字形。



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朗读,纠正错误。



画生字。



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师:出示“睡”,左边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师:右边是“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记住了吗?



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还会认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生:青蛙的“蛙”。青蛙是动物,有虫字旁,右边是两个土。



生:“洞”是三点水加同学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每天的每。



3.细读课文,指导朗读(实录)。



师: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谁发现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示:!)



生:感叹号。



师:真聪明,你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来认识它吗?



生:齐读。



师: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员,也标志一句话的结束。聪明的小朋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生:六句。



师:认识了感叹号,那么感叹号该怎么读?听老师读(师范读第一句,读出雪后喜悦的心情)。



生仿读。



师: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一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课文中是怎样连起来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句。



生读第三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种图形,谁能认出它们是谁画的画?(出示实物投影:四种脚印)



四位同学分别给四只动物贴图。



师:你们能不能按自己贴的图说一句话?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它们为什么能画出那么漂亮的图画呢?



生:因为小动物爪子形状就很好看,所以画出来的画就很漂亮。



师: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



生:睡觉去啦。



师:那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出来画画?



生:不行,青蛙冬眠了。



生:青蛙怕冷,不能出来。



师:青蛙是益虫,请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它好好睡觉吧,等到明年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师生互读5.6句,同桌互读。



4.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



6.巩固复习生字。



7.总结,课外实践。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今天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兄一样冬眠?下节课上课前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之一
杭州余杭临平第一小学 蒋军晶
背景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
  儿童诗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是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的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首诗的作者程宏明是一个成人,但他仍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
   2.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为了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适应,这首诗就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因此这篇课文十分符合《语文新课标》第四条教材编写建议:“选文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3.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这是由两方面的要求决定的;一是儿童诗语言的表达需要,即它必须是诗的语言;二是儿童诗还承担着语言训练的任务,即它必须规范、得体。《雪地里的小画家》文质优美,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1.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朗朗上口的韵文,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读。
   2.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部分都是“高频字”,例如“啦、用、几、为、加”等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触过,“认读障碍”不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识字教学零起点”现象的发生,即预先假设所有学生都不认识这些字,要求所有学生统一经历教师设计的“识字步骤”。
   3.在内容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熟知,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因此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加以启发引导。
  教学理念
   1.实现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重心转移:新课程强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学实践,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强调通过图画、表演、想像、朗读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体验的频度,加深学生体验的深度。尤其要强调让学生通过“朗读”这种语文形式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2.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新课程标”明显提升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本课的教学志在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后面的结果固然要紧,但“朗读、观察、讨论、查阅资料”等得出结果的方法和过程更是凸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之内。
   3.实现学科性知识向综合性知识的重心转移:新课程标准倡导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本课的教学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到大自然中观察,进行讨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1个生字以及“虫、目”这2个偏旁,会写“几、用、鱼”3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通过“观察”等方法理解为何“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副画”;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动物冬眠情况和冬天更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愿意主动背诵;向往冬天,有一种要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渴望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到雪地上去尽情地嬉戏、玩耍。
  教学精彩片段设计

  一、两个识字教学片段比较。
  (一)
    师:学习小组请注意了,这里有11个字,每位同学在小组内“骄傲”地读
      一读自己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并且要读得响亮,让小组内的其它同学都能听清楚。
     (生小组内学习)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自己认识的字。
    生:(上台带领大家读)
    师:(生欲下)你是老师,你不抽查一下吗?
    生:(抽查)
    师:你是老师,学生读好了,你不评价一下吗?
    生:(抽查并评价)
    师:这么多字你们都认识了?我们没学过啊,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在KLOK里看到过这个“啦”。
    生:我在爸爸吃的“洋参丸”里看到过这个“参”字。
    生:我在背古诗的时候看到过“梅”字。
    师:哪首诗?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师:是啊,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识字。
    师:还有哪些同学,其中一些字不认识,请站起来。
      (有个别学生学生站起来)
    生:我发现所有的学习小组,都有同学全认识这些字,那么请学习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帮助来识字。
    生:(小组内学习)
  (二)
    师:同学们,《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童诗,你们是希望老师一句一句教你们读呢?还是自己把它读会。
    生:自己读。
    师: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选择,你们自己试着读读看。
    生:(自己读)
    师: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碰到了“生字宝宝”,谁到黑板上来,把“生字宝宝”画出来?
    生:(到黑板上画)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生字宝宝,怎么办呢?
    生:可以读一读拼音。
    师:借助拼音识字是个好办法,还有其它的办法吗?
    生:可以问自己的同桌。
    生:可以问老师。
    师:老师要强调,当自己确实没有办法时,可以及时请教别人。但老师不喜欢,自己一点也不努力,马上就去麻烦别人。
      ……
    师:下面同学们就以自己的方法去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吧!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
    师:刚才很多同学在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宝宝下面划了线,现在如果认识了,就请上来把这条线给擦去。
    师:既然都认识了,我就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儿童诗。
      (指名读)
    师:我还是不相信你们都会读(表情夸张),因为读整篇课文容易,读不出的字可以顺下去读。
    师:这些词语谁会读。(老师把诗中的有些字擦去,剩下了一些词语和短句:下雪啦梅花几步青蛙为什么参加睡着)
      (指名读)
    师:如果谁能认得这些单个的字,那真叫有本事了。(老师把词语中的有些字擦去,留下单个的字:啦梅几蛙参加睡)
      (指名读)
    师:我不得不佩服你们,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认识了这么多“字”朋友。但是你们谁又能为这几个字找朋友呢?
      (老师和学生玩起了“一字开花”游戏,例如让学生给“参”这个“花心”组词:“参加”、“参谋”等,学生每组一个词,老师就增加一个花瓣。

  评析:
  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起点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甲同学面对的可能是生字表中列举的11个生字,乙同学面对的可能只有5个生字,因为其余他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已经认识了,而丙同学可能面对的是15个生字,因为有些字虽然已经学过,但他已经忘记了。第一个识字教学片段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甚至巧妙的利用这种差异,让学生互助识字,课堂识字效率就比较高,至于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这些字没教过你却已经认识了?”志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识字,例如看招牌识字,剪报识字等。
  但是,第一个识字教学片段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注重了识字的结果,却淡化了识字的过程,淡化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主要以“听读”的方式实现的。而第二个识字教学片段在识字方法的指导上就比较注重,那种教学程序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读拼音、问同桌、请教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听读、查生字表、查认字表、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生字宝宝”。而且,第二个识字教学片段在识字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上也比较落实,即让学生识读单个的字,因为对字真正的认识应该是脱离具体语言情境的。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前面两个例子都是集中识字,有的老师要采用分散识字也当然可以;识字的程度也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定,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

  二、一个阅读教学片段及变式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
  生:老师,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画呢?
  师:哎,这倒是个问题,但老师不回答。我要先看看大家课外收集的动物脚印。(老师在几天前就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将小动物的脚涂上墨汁,把它们的脚印印在白纸上。)
  生:老师,这是我收集的小鸡的脚印。
  师:谁能看着这个脚印说一句很美的话。
  生:小鸡踩出来的脚印很有趣。
  生:小鸡的脚印很可爱。
  师:谁还能在这句话中加一个“像”字。
  生: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
  生:老师,这是我收集的小狗的脚印。
  师:谁继续用一句话描述这副画。
  生: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生:小狗在白纸上踩了一朵梅花。
  (继续用语言描述其它动物的脚印)
  师:听说有同学把自己的手印、脚印也印在了纸上,让我们看看好吗?
  生展示(学生笑)
  师:你用手、脚画画的时候开心吗?(生答开心,笑)同学们别笑,真有画家有手画画呢,那叫指画。
  师:对了,刚才你提了一个什么问题?(面向刚才提问的学生)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为什么会画画呢?
  师:这个问题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既然明白了,那我们就来读读它们师怎么作画的。
  生:(读)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副画。

  评析及变式:
  他们为什么能在雪地里画画?他们是怎么画画的?──这些在我们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缺乏相关生活经验的小朋友来说,却是需要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为何”一类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建议教师用简笔画分别画出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脚印,再画上竹叶、梅花、枫叶合月牙图案,请学生观察,了解脚印与图案的相似之处,连线理解为什么称小动物们为小画家,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笔画一画。上面这个课堂实录中的教师,由于在备课时已经“预测”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因此,他指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显得由为巧妙,具有艺术性。整个过程教师都没有作正面的解释性回答,而是让学生描述直观的自己收集的小动物的脚印,在言语实践中自然感悟问题的答案。
  当然,一旦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问题就会五花八门,但学生的问题出来了,我们就必须重视,不能搪塞。因此,学生提的问题不同,教学过程就会有所改变,下面是对各类问题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了哪些画?──一年级的小朋友经常会问这些能在文章中直接寻找到答案的“是何”一类的问题。当学生问出这类问题时,教师最好温和地请他再读读想想,让他自问自答。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画画的时候高兴吗?──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化处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下雪天的“幸福生活”,从而进入“小画家”的情感世界。
  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哪些动物也会像小鸡、小狗一样,来雪地“画画”呢?(你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它们像什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啦?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这是一类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或者到生活中亲身观察以后才能获取答案的“为何”一类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肯定这些问题的价值,利用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并且把认识事物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

  三、朗读、背诵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读前两句可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了,你们怎么做的?由此想象出“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走边欢呼,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读第三句的四个分句语速可稍快,语调一起一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画画场面。第四句要表现出“小画家”们的自豪感,突出“几步就成”这个词语。最后一句中“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稍慢,突出青蛙在冬眠呢。
  当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趣味,例如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配着欢快的儿童舞曲读等等。
  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看着课件或者课文的插图来背诵;可以采用引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背诵,如:下雪啦,()。小鸡画竹叶,( ),小鸭画枫叶,( )。不用颜料(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也可给学生一个顺序:“一群小画家来了──小画家们画画──青蛙呢。”

  重要练习题举例
  1.连一连,读一读
    一群 一副 一只 一片   如果学生读出“一群可爱的小鸭,一副美丽的图画”
    小狗 小鸭 枫叶 图画   等,教师要特别表扬。

    小鸡 小鸭 小狗 小马   鼓励学生连好后创造性地有个性地读,例如“小鸡在
    枫叶 竹叶 月牙 梅花   雪地上画竹叶”,“小鸡的脚印像竹叶”等。
  2.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看谁说得多。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动物类:小羊、白兔、松鼠等)
    竹子、梅花、枫树……(植物类:白菜、桃花、樟树等)
    篮球、乒乓……(体育器材类:足球、橄榄球等)
    红色、绿色……(颜色类:黄色、紫色、蓝色等)
  3.你能将下面的词语从新排列说一句话吗?相信你能做到!
   (1)脚印小鸡像竹叶(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2)非常脚印小狗梅花像(小狗的脚印非常像梅花。)
   (3)脚印枫叶像小鸭红红的(小鸭的脚印非常像红红的枫叶。)
   (4)月牙在雪地小马留下脚印像(小马在雪地留下的脚印像月牙。)
  4.做一做(课前)
    你的家乡下雪吗?如果下雪,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吧!
    你的家乡下雪吗?如果不下雪,就和小伙伴一起去收集雪景的图片吧!
    不要忘了,看了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哦!
  5.玩一玩
    小朋友,你听说过指画吗?就是用自己的手指来画画。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试看。对了,用手指画画之前,你可以请教你们学校的美术老师,她一定会给你很多建议的;画好之后,不妨向你的朋友说说,你画了什么。(如果有必要,可以插一两副指画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1:45:00 | 只看该作者
课本中的作者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雪地里的小画家》《比尾巴》的作者程宏明老师给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的阅读课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铃──铃──”电话响了,我走过去一看,电话上显示“8044”,我知道这是传达室打来的。我拿起话筒:“喂,您好!”电话的另一端说:“王老师啊,有位程宏明老师要见您!”啊,程宏明老师,我惊讶万分,没想到程老师来到了我的学校。放下电话我感到有些尴尬,因为前一段时间,我给程老师打过电话,恳请他能接受班上同学的一次采访,可是由于录像方面没有落实,我一直没敢再给程老师打电话。没想到,程老师居然来到了学校。



现在,也不容我多想。我马上跑下楼去,来到传达室,传达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程老师刚刚上楼。当我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在办公室门口见到了程老师和他的夫人。



此刻,上课铃声响了,我微笑着对程老师说:“程老师,这节课我要去上阅读课,我们班的学生可崇拜您了。要不我们一起去班里吧!”程老师欣然答应。走进教室,学生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了惊讶,我想此刻他们的心中正有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班为什么来了两位老人?



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作者程宏明爷爷走进我们的班级,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程老师和高老师,好吗?”同学们的脸上绽放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小手不停地鼓掌,看得出,他们的心里洋溢着快乐。



我请程老师走上讲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不是很想见到程老师吗?今天,程老师走进了我们教室,赶快把你心中的问题说出来,我们请程老师选择其中的一、两个给大家解答,好吗?”



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更是让我出乎意料。他们相继问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您创作的第一首儿童诗吗?”“您觉得创作儿童诗,与完成习作有什么不同吗?”“怎样才能写好诗歌?”“您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大作家的?”“怎样获得创作灵感?”“您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五年级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您写《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同学们的问题包罗万象,我一下子感受到:班上的学生长大了,他们学会了思考,敢于表达,头脑中已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了。



“同学们,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知道你们在思考,这些都是你们思考的精华。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请程老师从中选择一、两个来回答。”同学们坐得笔直笔直的,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首先,程老师告诉了大家《雪地里的小画家》自1985年就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已经24年了。后来,我又从网上搜索了这首儿童诗,还知道了它又被选入了韩国、东南亚的语文课本中。课堂上,学生和作家再次吟诵那首经典的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我是1986年上的小学,我上学时,也曾学习过这首儿歌,听着学生的背诵,感到格外亲切。说来也巧,就在昨天的晚上,我还在阅读王崧舟先生对这首儿歌的精妙解读。



然后,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起了《比尾巴》这首儿歌,程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对学生讲起了他曾把这首儿歌中的一句“谁的尾巴最好看”改成了“谁的尾巴像花扇”的缘由。其一,是表达上更加严谨,无争议;其二,富有了形象;其三,在表达方法上前后呼应。作家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对话。我从学生的眼神里,读出了热爱,读出了崇拜。



然后,程老师告诉了同学们,他所创作的第一首儿歌是《一分钱》。当时,大街小巷的孩子们都在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而程老师也拿起笔,进行了儿歌创作──“弟弟去买盐,多找回一分钱。马上拿出来,交还售货员……”程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他发表的第一首儿歌《一分钱》。”



最后,程老师给大家讲了几首儿歌的创作历程,其中一首最有意思。写的是他儿子小的时候的事。他看到儿子蹲在院子里的水盆边捞个不停。当他问儿子干什么的时候,儿子难过地说:“在捞星星,星星掉在脸盆里快要淹死了……”说到这,同学们笑作一团,太有趣了。程老师接着说:“我就是根据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充满趣味的事情,创作了儿歌《捞星星》:几颗小星星,落在水盆中,你推它又挤,拼命眨眼睛。我忙用手捧,星儿无踪影,睁眼仔细找,咦?又在水中动。”



下课了,我建议大家到庭院里和程老师、高老师合影留念。同学们兴奋地走出教室,有的小机灵还带上了本和笔,显然要让作家签名。照完了相,程老师给大家签名。过了一会儿,我示意大家:程老师上了一堂课,又给大家签名,太辛苦了。没签的同学,下次还有机会。当两位老人离开学校,我回到教室时,看到张云梦同学坐在座位上,痛哭起来,往日的他从没有落过眼泪,今天却哭得那样伤心,我的心一下子难过起来。我询问了其他同学,才知道他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得到签名,我立刻安慰他:程老师还会来的,相信我。几位同学围在他的周围,也一起劝慰着。



转天的清晨,我再次走进教室,问道:“昨天,程老师来给我们上阅读课,有没有同学把这件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同学们都没有反映,惟独那天没有得到签名的男孩张云梦高高地举起了手,这真出乎我的意料,他对作文并不是很感兴趣。以前的日子里,他从来多没有主动写过作文,这一次,他却用笔把自己心中最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出来。此刻,在我心中流淌的,便是──作家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创作的种子。



谢谢,我崇敬的作家──一位73岁的程宏明老人。



张云梦啊张云梦,你放心吧!我一定满足你这个小小的愿望。再过几天,就迎来了“十·一”长假,我一定会带上你的习作,亲自交给程老师,请他在你作文的后面给你写上赠言,我要给你一个美丽的惊喜。



请你静静地期待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雪孩子》教学片断及评析
厦门市槟榔小学 张雅萍


师: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学生自由练读)



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1: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该生朗读)



生2: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该生朗读)



师: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学生各抒己见)



师: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学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她读出了什么语气?



生3:我觉得她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语调比较低,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生4:我觉得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师:谁还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呢?



(教师请了三个学生朗读)



师:评一评,谁读得好?



生5:我觉得缘缘读得好,她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生6:我也觉得缘缘读得好,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生7:我认为从“美”这个词,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评析]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对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予肯定,对这种行为表示赞赏,因此才会体验到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的高兴心情;而从另一角度,学生们也体验到了生命的宝贵,才感悟到小白兔失去雪孩子后的悲伤之情。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