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及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5-12 15:12
标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斑羚飞渡》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指导思想】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3、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段动画导入(播放《保护藏羚羊》Flash影片)。
问: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藏羚羊被屠杀。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出示斑羚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这是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非常讨人喜欢。但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动物,有一天却遇到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限每分钟500字(约2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忆课文内容,然后进行抢答
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
讨论并归纳:一群斑羚被狩猎队所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一片惊慌,胡乱蹿跳。但后来,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四、研读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
(大声读、投入读、自由读、动情读等等。)
问:你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五、品读
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段,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斑羚飞渡是一种什么情景,为了种群的延续,斑羚群想出了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生存的机会,那它们又是如何飞渡悬崖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第九段。
1、先请同学们放声自读课文第九段。
质疑:在自读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可以在词语、语句的含义、修辞及作用等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如果有疑问的话,在文字旁边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3分钟,之后全班讨论。)
2、刚好我今天准备了一盘斑羚飞渡的动画,大家想不想看?
(播放斑羚飞渡Flash动画。)
3、从时间上说,飞渡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了大段的文字细细叙述和描写,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点名朗读课文第九段(配上《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其他同学再次用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及飞渡场面的悲壮。
六、体验反思
学习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从中获得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
七、小结
斑羚飞渡惊心动魄,斑羚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人类需要发扬的,但斑羚飞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在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人类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并转告你周围的人: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八、布置作业
假如你是一只小斑羚,在成功飞渡后,会怎样想?怎样做?
请以“假如”为题,写篇心理活动片段。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5-12 15:12
【课文聚焦】
《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是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记叙了一群斑羚被猎人逼至伤心崖上,身陷绝境,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老斑羚为了保护年轻一代甘愿粉身碎骨,把生的希望让给年幼的,把死的悲剧留给自己,斑羚在飞渡中所表现出的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使每位读者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课文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创意】
创意一:从“朗读体验”的角度组织教学,通过朗读,感悟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
创意二: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创意三: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动物世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我们读了杨朔笔下渺小而又高尚的蜜蜂,也读了郑振铎笔下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沈石溪先生来到西南山区欣赏一个凄美而又悲壮的故事──斑羚飞渡。
展示第一屏,(斑羚正面示意图)简介斑羚。
二、进入第一板块的学习──说情节
1、师提问:有一天,我们人类的狩猎队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一群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想把它们斩尽杀绝,这群斑羚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是束手待毙,还是求生自救呢?
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文中的四字成语,然后简要地复述故事情节。
师板书:
说情节
2、请一位同学读出所划的四字成语,然后看屏幕,展示第二屏,齐读屏幕上的四字成语,力求当堂掌握。
3、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
(要求具体生动,语言流畅、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4、在同学复述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述故事情节
师根据学生所答板书:
陷入绝境──求生自救
三、进入第二板快的学习──品美点
1、师提问:通过浏览课文和情节的复述,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情节?
2、七八十只斑羚,进退维谷,前有悬崖,后有猎人,怎样飞渡自救呢?请看画面,展示第三屏:斑羚飞越悬崖图
3、当我们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无不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惊,那一道道双双划出的矫健身影,那一声声震荡山谷的死亡之音,通过作者细腻的笔法描绘得悲壮感人。引导学生品读“斑羚飞渡”这一情节,找出情节中的美点。(采取多种方式朗读。)
学生可评点的美点提示如下:
⑴ 用词美:
在成功试跳的描写中,作用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斑羚飞渡的过程准确、细腻、传神。师板书:用词美
⑵ 修辞美:
作用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老斑羚、年轻斑羚在空中对接,老斑羚死亡的悲壮场面,突出了老斑羚惊人的胆识、高尚的精神,把老斑羚的命运描绘得悲壮而灿烂。师板书:修辞美
⑶ 烘托美:
通过朗读品出文中几处彩虹的描写以及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朗读时要读出“我”的惊讶、惊叹、震惊的那种复杂心情,能体会到这些描写有力地烘托了斑羚的精神美。师板书:烘托美
⑷ 形象美:
老年斑羚用死亡做桥墩,没有要求,没有强迫,没有讨价还价,井然有序,这桥架得那么披肝沥胆,那么义无返顾,那么无私无畏,谁是架桥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呢──镰刀头羊。通过品读镰刀头羊的文字,品出它那高大而悲壮的形象美。师板书:形象美
四、进入第三板块的学习──悟事理
1、通过品读,我们品出了文中精美的描写,精彩的修辞,精当的渲染和烘托,也品出了镰刀头羊那高大而悲壮的形象美,文章不仅很美,而且字里行间里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展示第四屏:血色母爱。
师板书:
悟事理
画面展示的是一曲生离死别、惊天动地的生命赞歌,引导学生找出画面与课文所表现的精神的相似点──自我牺牲精神。
2、除了这钟牺牲精神,让我们撇开这幅画面,课文还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学生展开讨论,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各抒己见,言之有理都行。)
五、全文总结
故事虽终结了,然而斑羚那无奈而悲壮的赞歌,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真真切切地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要给予它们一定的生存空间,要和它们和谐共处,共生共荣,我们更要学习它们那种勇于牺牲、团结合作,爱护弱小的奉献精神。
最后愿我们的斑羚精神与彩虹争辉,与天地同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5-12 15: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文章叙述条理性强的特点。
2、理解作品的主旨,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3、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不能妄自尊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斑羚群舍生取义、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难点:
探究人和动物的关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
(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让我们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要我们在探究和反思中,提高认识,摆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善待动物,善待生命。这正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斑羚飞渡全过程的Flash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响效果。制作幻灯片。
【设计思路】
《斑羚飞渡》这篇动物小说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这“壮举”场面写得完整、细致、准确,有条不紊,详略得当。学习本文首先应当阅读全篇,能概括全文内容,并能把握文章脉络,明确重点。针对重点部分,可设计复述的环节,以进一步突出重点,使学生熟悉内容,在指点下进行复述训练。这个过程很快过去后,可把重心放在对主题的探究上。对主题的探究,可采用分组讨论、大组交流的形式和出示问题、多向思维的方法展开。在此基础上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作业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作进一步的思考,也是一种练笔。这样的设计,由面到点,读写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合作,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导学激思
在广袤的星球上,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种种情感和可贵精神的生灵。斑羚就是其中的一员。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读出斑羚的可贵品质,反思人类的种种行为。
二、整体感知
1、速读全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读课文,思考作答。
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哪两个场景?哪个详写?哪个略写?
3、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文中详写部分一第9自然段。)不超出200字。
⑴ 幻灯出示复述要求。
自读,记住主要内容,思考把握重点,抓主要动词。
⑵ 齐读第9自然段。
⑶ 多媒体课件展示飞渡画面。
⑷ 结合动画,同桌相互复述课文有关内容。
⑸ 推荐两名学生上台复述。
⑹ 师生作出评价。
(本文描写斑羚飞渡的场面完整而有条理,而且详略得当。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设计复述课文内容与生动的画面相结合,更能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三、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题:
⑴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从镰刀头羊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它的叫声和行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它最后的悲壮献身,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特征,而且艺术地折射出人性的亮点,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在呼唤已开始失落的人性亮点,意在张扬人性中自然、纯净的本色。
⑵ 从斑羚飞渡的事件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出的哪些可贵品质?
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智慧、尊严,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⑶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⑷ 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为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失落?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人类与动物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求猎物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发展到今天,人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却只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人的无休止的欲望,造成了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矛盾。文章会让每个读它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珍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以上几题的设计,都是为了探讨作品主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小结: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动物间的凄美故事,阅读时,我们无不被那壮烈的场景所震惊。从中我们读出了斑羚的自我牺牲和对生命的礼赞,我们懂得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吧: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四、品味语言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或最让你震撼的语段,体味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含义。
2、说说文中几次描绘了美丽的“彩虹”,是为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这里的“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本文写彩虹的地方一共有三处。作者笔下的彩虹,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真实景色的再现。作者通过对“彩虹”浓墨重彩地反复显现,是为了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五、课后练习
1、积累词语。
2、用规范、简洁的语言表述本文的内容和主题。
提示形式:本文描写了……,表现了……,告诫……
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部长。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理事、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2、斑羚:
别名:青羊、山羊。
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一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前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1-5-12 15:13
【设计简说】
课文把动物的自救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让我们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要我们在探究和反思中,摆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善待动物,善待生命。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自我感知课文,自我赏析精彩段落,在找动词、做示意图、看动画等基础上自行找出课文的感人之处,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深刻体会作品的感情及寓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个关于一群斑羚的悲壮感人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诵读感知,了解文意
教师配乐朗读这篇文章。请学生一边听读一边勾画文章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并准备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这个故事。
1、复述故事(提供故事提纲:身陷绝境—准备飞渡—试跳成功—成功飞渡—走向彩虹)。
2、概述故事内容。
三、交流体会,情感体验
师:同学们在看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个情节打动了你的内心,让你感动呢?说说感动的原因。
学生们在小组内各抒己见。最后归纳出斑羚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有智慧、有尊严。
四、精彩语段,研读赏析
重点研习第9段。
1、朗读比赛:
将课文第9段分为三小块儿,由学生推荐的两名代表和教师进行朗读比赛,教师予以指导和肯定。
2、自由朗读。学生根据刚才朗读所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第9段重点描写了第一对斑羚成功试跳的全过程,其中的动词描写是很精彩的,请学生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4、请学生在教师原有基础上完成斑羚飞渡示意简图。出示简图结构。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收集较成功的作品,实物投影展示,肯定其成果。出示“可供参考的示意图”。
5、观看动画演示。播放Flash动画“第一对斑羚成功飞渡的过程”。
6、思考。斑羚飞渡过程中,哪些动作行为打动了你的内心。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者,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好?请加以简要评述。
提示:
⑴ 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老斑羚,如“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些比喻句把老斑羚的命运描绘得悲壮而又灿烂。
⑵ 用一系列准确、传神的动词来描绘斑羚试跳的过程,使整个过程细致生动。
五、说话训练,延伸体味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就是这一群斑羚中的一只,或者是一只老斑羚,或者是一只小斑羚,现在正面临着飞渡,那你会想到什么?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互相设计一段心理对话。
学生讨论,设计。
归纳:从模拟动物的对话中来感受人类所充当的不光彩的角色,从而意识到人类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六、拓展故事,深化主题
1、让同学们拓展思维,联想故事。
示例:
一群无私的猴子
我在《动物世界》里看到:在热带雨林里,一群猴子为了补充蛋白质而下树吃湿泥土。有一次,一条蟒蛇出现了,所有的猴子来不及上树了。那些老猴子宁愿自己被蟒蛇咬死,也让年轻的猴子先上树。
2、动物们为我们演绎了无数感人的故事,那么人类有没有类似的场面?
师生交流。
提示:血色母爱、地震中的支撑等。
3、当我们为斑羚们崇高的行为赞叹之余,掩卷沉思,作为人类,感想如何呢?你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受到了哪些启发?有哪些思考?
师生讨论交流。如:英雄的斑羚,让人类汗颜;生命的礼赞;善待生灵;勇于逃生并善于逃生;为团队精神叫好……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斑羚飞渡》。不仅感受到了斑羚们行为中体现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生存意识。触摸到动物人性化的温情,感受到神奇世界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到作为人类的那份不足,那份愧疚。因而我们更应该善待这些自然赐予的朋友,真真切切体会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生存情势。与它们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八、布置作业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点评】
生命是平等的,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品质往往令人类震憾。一群陷于绝境的斑羚为了种群的生存不惜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它们身上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牺牧精神让人类感到羞愧,启示我们应该审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人类的智慧固然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剥夺与人类同样具有生命的动物们的生存权,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该篇设计的高妙在于并不是把这一主题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感知课文,自主赏析精彩段落,在找动词、做示意图、看动画基础上找出课文的感人之处,进行体验、感悟、质疑、反思、探究,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深刻体验作品的寓意,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