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让操作支撑思维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怎样让操作更有效些呢?下面结合几个教学案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明确要求——有效操作的前提

有一段时期的数学课堂很流行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材料,再简单交代一下怎么做,然后学生就动起来了。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可是学生究竟能从这样的操作活动中收获什么,值得思考。撇开小组活动的话题,就操作而言,想要有效,在操作前就应该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清楚将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完之后怎么办。

教学《周长是多少》一课,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从4根3厘米、4根5厘米的小棒中任意取出几根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课前,教师为同桌两人准备了8根小棒,教学时没有急于让学生动手,而是先提出操作要求:(1)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先摆,右边的同学在作业纸的第一个表格里记录它的长、宽和周长,然后交换。(2)比一比,哪两个同学摆出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最多。这些要求提得很具体,也有针对性。虽然只是两个人的操作活动,但教师仍然进行了分工,并交代清楚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同时注意激励学生更积极、更专心地进行操作。正因为明确了要求,操作过程中,同桌合作得很顺利,有的在短短的时间内摆出了六、七种不同的长方形。试想,如果要求不明确,直接让学生摆,很可能出现同桌两人各忙各的,或者一个做另一个看的现象。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的操作就避免了盲目性、无序性,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这样的操作当然是有效的。

二、启发思考——有效操作的途径

数学课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活动,动手操作要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支持其内在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动手操作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既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从操作的结果中进行思考。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角比一比,比了四次,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操作后,教师提问:能不能让比的次数少一些呢?有的学生发现把纸对折,只要比两次,如果对折再对折,只要比一次。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再用这种方法折一折,比一比。教师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更简便的方法。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轻松地就想出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原本简单的操作过程,在教师的引领下多了一些探索和拓展,也使课堂上多了一些“数学味”。

三、有序汇报——有效操作的保障

操作之后的交流绝不是简单的汇报,应该是对操作过程的总结和操作结果的归纳,是对操作活动的提升。如果汇报时流于形式,简单地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或者漫无目的地选择汇报的对象,那么操作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师安排了一个操作活动:给学生两副相同三角板、五根小棒(其中有一根长度和其他的不同)、一张方格纸、一张白纸,“做”出正方形或长方形。汇报时,教师先让用两副三角板拼的学生汇报,因为这种操作最简单,跟进的问题是:“你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正方形呢?”突出重点。接着让用小棒摆的学生汇报,跟进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选择小棒?”进一步强化特征。然后让在方格纸上画的学生汇报,跟进的问题又进了一步:“如果每一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你画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最后让用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的学生汇报,这里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正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层层深入的汇报,使操作活动的价值显得更为丰满。

动手操作是课程标准提倡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这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操作活动,让操作真正有效地支撑学生的思维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30 01: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