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习作课《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文章例话》的《序》)本课在设计上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的源泉,引导学生通过访、看、查了解家乡的变化,积累了习作素材。但是,农村孩子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获取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习作前安排交流这一环节,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学生的题材库更加充裕,学生习作时就能信手拈来,有内容可写。

提到习作,有的学生眉头紧锁,有的学生挠挠后脑勺,有的直发愣,一个字“难”。我认为学生习作的难题在于“无内容可写,无情感想抒”,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帮学生突破这两大难。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从摆在眼前的现实入手,闲聊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水到渠成。“情致而文生”,习作便不再是抓破头皮的难事了。

引导学生学会创新还有待加强,学生普遍存在立意不新,拓展不开去。我们常常谈到的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到底什么是渔?其实学生生活中积累不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积累生动的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将他人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复制。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呢?我想,绝对不是仅仅挖掘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将习作的入门点指点给孩子们,让学生领悟到习作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的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鱼,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鱼。

还要让学生勤于观察,积累素材。常言道:近水知鱼情,靠山知鸟音。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材料就越充足,文章的内容才会越具体。学生写作的直接材料是亲自观察、体验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生活表象。因此,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界这部无字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5: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