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课前透视】
  《乌鸦喝水》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就地取材,想办法喝到小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洁,适合儿童朗读和讲述。学习本文不仅要学习一些生字和新词,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到乌鸦的聪明能干,从中受到启发。
  这篇童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从中丰富语文积累,感悟到乌鸦的聪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突出以读为主,以读促思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乌鸦的聪明能干,明白遇到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
  1、放大的文意图或投影片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
  3、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如: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2、活动:
    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一、导入(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培养读书习惯。)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思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读书。其中最关键的是坚持和突出每次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引导,让学生真正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二、汇报(多形式读文,反馈自读效果,促进阅读理解。)
  1、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2、多形式读文。(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
    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如“怎、找、旁等。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评价。
  3、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思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多形式的朗读和读书和评价的结合,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检测和巩固了学生的读书成果,把读书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写字(巩固识字,提高写字水平。)
  1、引导学生在“我会写”中,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找、石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承接上节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读书,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那只聪明的乌鸦吧!


二、精读(图文对照,以读促思,引发感悟。)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的。

  3、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⑴ 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

   ⑵ “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

   ⑶ “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思路:读书是语文学习和根本,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到了乌鸦的聪明能干。从中受到启发。


三、讨论(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1、出示课后思考提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

  思路:这个问题既在课文之中,又延伸了课文之外,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活动(引导学生想象情境,练习说话,拓展思维。)

  1、教师拿出准备的头饰(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启发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些个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小乌鸦呢?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

  3、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思路:动物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表演的形式也是他们最愿参与的,活动赋予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讨论交流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与沟通,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角色表演、参与评价等综合能力,体现大语文的观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勤于思考,乐于助人的教育影响。


五、背诵(多形式的背诵,促进学生的积累。)

  采取小组比赛或分段合作等形式,练习把课文背诵下来,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词语解释】

  到处:各处、处处。

  渐渐:表示程度和数量逐步增减。慢慢,一点儿一点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
  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⑴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 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 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2、学习第二段:

   ⑴ 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师提问:

    ① 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④ 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⑶ 指导朗读:

    ① 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 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 指名读,集体纠正。

  3、学习第三段:

   ⑴ 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⑷ 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⑸ 指名读,大家评议。

   ⑹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⑺ 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⑻ 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② 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④ 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⑤ 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⑥ 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 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② 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③ 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④ 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5、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⑴ 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⑵ 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①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② 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④ 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⑥ 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⑧ 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学习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⑵ 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⑴ 自己认读生字。

   ⑵ 同桌互读生字、词。

   ⑶ 抢读生字词卡片。

  2、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⑴ 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⑵ 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⑶ 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例如: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⑷ 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

  5、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课后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7: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