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足学情 关联教材 落实要素——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观课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00: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25日及26日,以“语文要素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于线上直播进行。

活动前,主办方的公众号中就推送了本次活动所要探讨的几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认识、理解教科书中的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中的知识、方法或能力训练点在单元中如何分配,教学上把握到什么程度?如何整体把握语文要素在各单元、各学段之间的联系?落实语文要素,要如何避免概念化、标签化的讲解与机械训练?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语文要素的落实中,实现两者协调发展?低年段语文教科书没有安排显性的语文要素,如何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有效落实语文要素?这些问题,也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困惑的。

本次活动安排了9堂展示课及相关课例研讨,其中包括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课例,为一线教师带来了切实的教学范例展示。之后,陈先云先生带来的《如何认识和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文要素》的讲座更是作了高位引领,所给予的教学建议,颇有“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

说到“语文要素”,先来谈谈“统编教材”。统编教材最为显著的编排方式是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套教材以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所谓“双线”,就是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体现在阅读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每个单元中,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这样,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一目了然。

纵览九个课例,执教老师在以生为本、立足学情的前提下,以课标为依据,关联教材,深度解读“为什么”;并以语文要素为基点,聚焦序列,精准定位“是什么”;再以文本为载体,多元施策,积极落实“怎么做”,以真正落实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接下来,我将结合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庄小芳老师带来的三下第六单元《剃头大师》一课,谈谈我的体会。



一、立足学情,明白学生“要什么”

课堂教学是一个“简明地教”“充分地学”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

(一)主题激趣

《剃头大师》节选自秦文君小说《开心男孩》,有改动。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是一篇内容纯真有趣,语言风趣幽默的文章。因此,庄老师在初读环节的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则是因为文章非常有趣而喜欢。于是,庄老师紧扣一个“趣”字展开教学,以学生的兴趣的基点,发散其思维,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

(二)经历激趣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剃头大师》一文中所提到的剃头经历,是每个孩子都曾有过的,这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庄老师结合学生的经历引其畅谈,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能力激趣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些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



二、关联教材,深度解读“为什么”

教师在执教前,应知晓编者意图,依标定标,厘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让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一)关联课标

统编教材的编者从三年级上册开始,针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的人文主题和训练要点,精心编排了单元篇章页。如果把整册书的语文要素综合性统整在一起,可以发现其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高度一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两者皆与《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要求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相匹配。

(二)关联课文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呈现不同梯度。《童年的水墨画》一文要求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策略来理解诗句的大意;《剃头大师》一文要求学生以一边默读一边想的方式来回答问题;《肥皂泡》一文要求学生运用找一找的方式来理解难懂的语句;《我不能失信》一文则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不同的梯度是为学生铺设的习得路径,教师应作好深度解读,引领学生踏好每一步。

(三)关联支架

助学支架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抓手,本单元中重要的助学支架是课后习题与交流平台。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多关注课后的习题。在设置教学活动时,不能将课后习题仅仅当作一道简单的题目来处理,而应该将其作为统整全文教学的核心点,据此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保障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交流平台》则既是对单元阅读要素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梳理,也是对课后习题的整合,更是对单元训练要素的强化与巩固,因此,教师要明白其真正用意并恰当使用。



三、聚焦序列,精准定位“是什么”

就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来说,教科书对相关能力训练点有系统的编排:一二年级主要是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三年级上册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阅读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四五六年级则重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同时,三年级起步训练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四年级起步训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科书这样编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体现了语文要素的交错互动、循环往复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前后关联,逐步落实。




四、多元施策,真正落实“怎么做”

在课堂板块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设置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认知体验。

方法一:请教身边的人。

在教学中,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呢?”读懂的同学给予了解答: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小沙害怕剃头,所以要姑父押着,还要执着一把木尺,不然小沙会逃走。又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呢?”另一位同学又给予了解答。

方法二:想象情境,在情境中对话。

在教学有关“小沙抗议”的句子时,教师依据学生提问梳理问题并质疑:老师傅给小沙剃头,他会怎么抗议呢?学生结合文本发挥想象,把小沙抗议说得既形象又生活化。

方法三:联系上下文。

课堂上,有同学问“冤家”是什么?另一位同学说,“冤家”就是仇人的意思。这只是表面的理解,接着庄老师追问:“老剃头师傅怎么就成了小沙的冤家呢?”这是核心问题,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三处信息,并说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难懂的句子,而且这种理解相当有深度。再比如,同学对“为什么付双倍价钱”的猜测,因为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用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还骂他害人精,所以呢,姑父出于内疚给他付了双倍的钱。

方法四:查阅词典并联系生活经验。

在理解“耿耿于怀”一词的意思时,到底“耿耿于怀”是什么意思?老师说:“我们来查一查词典吧。请同学们现场查词典,并看一看哪位同学查词典的速度快。”在学生读了词典的意思后,老师问:“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耿耿于怀的事呢?”学生说得既生动又深刻。之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如文中写到:“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老师问:“同学们,生活中谁有这样剃头的经验呢?”学生通过说自己与之相似的理发经历就理解了什么叫“跟受刑一样”。

方法五:运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方法。

在教学“这一把老掉牙的推剪”这一句时,教师课件展示图片与相关的文字,并加上了自己的描述:“老师小的时候剃头师傅经常用这样的手动推荐来给我剃头。”学生这样一看一听,学生可能就联想到了自己的理发经历,这样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大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