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立体图形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实录、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71页、72页复习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认识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

能辨认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搜集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想)请大家欣赏!(出示课件)

师:这些图片美吗?(美)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我们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的这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是由立方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二、立体图形特征探究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回顾交流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根据全班学生的汇报,交流,师生同制成表格。
图形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积

棱长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



12



8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td][td][/td][/tr]



[/td][td][/td][/tr]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td][td][/td][/tr]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
师:刚才我们从面、棱、顶点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请大家想一想长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然后汇报。
生:我们可以沿着长方体的高将它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面图。
师:我们来看看它的展开图。(课件出示)
展开








师:同学们,你能找出图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吗?(学生回答)
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长方体的展开图,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记得正方体展开图的样子,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的礼盒,它对面的图形是一样的,请同学们根据对正方体的了解,判断一下ABCD哪一幅图是它的展开图。(课件出示)



A
B






C
D

学生拿出正方体学具盒,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后得出:
B是它的展开图。
(2)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让我们乘着复习的快车来回忆一下圆柱,圆锥的特征.
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制成表格.
图形

底面

侧面


圆柱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圆锥

一个圆

展开是个扇形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一条)

1、观察形状

师:苏轼写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所有的物体都是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或是从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形状都可能不同,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观察。

(用积木拼成教材“回顾与交流”的第二题中的立体图形)

找出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


正面
上面
左面

师:老师这里拼好了一组积木,大家看看:如果我们从正面看是什么图形呢?

生1:是5个小正方形拼起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生2:也可以看作是2个长方形并排放着,一个长方形里竖着3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里竖着2个正方形……

师:同学们描述得很好,现在大家从积木顶端往下看,它是什么形状?

生:2个正方形横排组成的1个长方形。

师:如果从侧面观察又是什么形状?

生:3个正方形竖排成1个长方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大家快速地完成课本71页的连一连。

结合观察,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全课小结:

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并掌握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转换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来推导。由此可见,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我们今天复习的立体图形就可以用下面的集合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探究立体图形特征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观察想象,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快速反馈,及时评价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学习的热情。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第1题(课本72页)
生讨论交流后连线,师生共同订正,以加深平面图形旋转后,形成立体图形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2、第2题(72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先鼓励学生想象,然后让学生操作验证
3、观察的范围(课件出示课本73页第6题)
鼓励学生先画一画,再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点的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评价全课,拓展延伸
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并鼓励学生把今天的收获写入当天的数学日记中。
2、看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把有限的时间延伸到课后,这样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延续性。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了解学生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6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蓝猫,我先出示漂亮的蓝猫图片,然后说:小朋友,今天聪明的蓝猫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蓝猫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蓝猫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这里用蓝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入课题,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然后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让学生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
  经过上面的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
  (2)在班上汇报交流。
  亲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和同学的交流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以上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图抽象出模型图
  教师以一句“蓝猫放映的时间到了”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来。通过幻灯片,从一个个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
  前面的两次小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再过渡到模型图,逐渐抽象,为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将这些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并用手比划。
  (3)两人游戏:猜一猜
  一人闭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判断它的形状。
  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四)、游戏中体验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并能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