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到期末,都有一座大山等着我们——复习课。说起复习课,很多老师都很头疼:复习课真的很难上啊,它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生动活泼,也不像练习课,自我检测,有成就感,特别是低年级的复习课更是难上,孩子年龄小,总结知识的能力不强。这样一来,很多老师都会把复习课上成做题课,效果可想而知。
进入复习阶段后,我尝试着让孩子把很多小的知识点串成珍珠,例如:复习第6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首先打开课本,让孩子们翻一翻,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孩子们要么把课题读出来,要么把例题读出来,并不能说出关键的知识点,一节课上下来,我费尽心思引导,筋疲力尽,大汗淋漓,孩子们也苦不堪言,顾左右而言他,不知道老师到底想要他们说什么。我很沮丧:一年级的孩子真的不具备复习能力吗?真的只能做卷子讲卷子吗?我尝试着做题讲题,不让他们总结知识点,但是一节课下来,发现孩子们学得更无趣,无精打采,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左顾右盼,学生这种状态老师自然觉得教的更无趣,回到办公室后,我直言:带不动啊带不动!
不甘心,复习课只能上的这么累有没有效果吗?偶然间,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仿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复习课的上课状态更是让人觉得“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今天,他竟然多次悄悄来到办公室,原来是一颗小小的磁珠吸引了它,它只有拇指大小,圆圆的,灰灰的,并不起眼。他去很专注的拿起语文老师桌上的磁珠,围着办公室转了好几圈,把磁珠在所有他可以触摸到的地方滚动:老师,门上有铁,柜子上也有铁,桌子上没有铁,老师的杯子上也没有铁……这认真专心的模样一别往常,我问他:你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啊?他说:因为它很有趣啊!它可以滚动,遇到铁就“粘住”了。
这件事让我觉得很是吃惊:并不是孩子没有专注力,也并不是孩子不能专心听讲,跟着你走,而是你的复习课并不像“磁珠”那样吸引孩子,让孩子觉得有趣、灵动。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复习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复习课“有趣”起来呢?我做了以下调整:
一、 给复习内容以情境
如何把零碎的数学知识串联起来,使其更具整体性和趣味性呢?我采用的是“给复习内容以情境”的做法。例如,在复习《认识图形(二)》《分类与整理》时,我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说一说,老师带来了哪些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吗?你觉得这些图形摆放的怎么样?如何使混乱的图形变得整齐?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了分类整理的方法。通过这些问题串,巧妙的串联起这两个单元零散的知识点,以情境串联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既考虑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又考虑到低年级孩子需要的趣味情境,围绕情境主题,在问题中解决内化,建构知识。
二、 给复习过程以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课,串联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要给予孩子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学习数学才刚刚起步,必要时老师应该“扶一把”,对孩子进行复习方法上的引导,引领孩子们主动的整理知识。例如:在复习《分类与整理》时,首先询问孩子这些图形看着整齐吗?引发孩子的整理需求,接着提问孩子分类前要注意什么?唤醒孩子的知识回忆,使孩子在头脑中搜索相关知识,然后让孩子们动手进行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总结完善,分享了自己分类的标准及理由,从而完善了分类整理的方法。
三、 给每个孩子以关注
每个孩子由于基础不同、年龄差异、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等,表现在学习能力上也会有多差异。所以为了使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我在复习课安排时,考虑到不同孩子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在课堂提问环节,尤其关注没有举手的后进生,让他们也来分享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成就感。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关注,通过老师的鼓励与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意志。
复习课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苦心研究,改变教学方式,让数学课灵动有趣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觉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积累宝贵的复习经验,在复习课中感受数学的“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