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源自在复杂互动的求真共同体中紧紧围绕着伟大事物而做出的锲而不舍的钻研。不过,优秀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将从共同体得来的新知传递给学生,更要激励学生参与求真共同体的动态演变来复盘求知的过程。如前面所论证的,优质教学在本质上总是共建共享的,而且历来教学不能简化为技巧。共同体或者广泛联系是导向优质教学的原则,然而这并不排除,不同天赋的教师,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创建共同体。
让学生参与求真共同体,并不非得将座椅摆成一个圆圈来形成集体讨论。任何班级无论大小都可通过讲课、实验操作,现场实习,校外服务学习、电子媒体以及许多其他的传统的或试验的教学手段来产生联系感。就像教学本身那样,创建共同体绝不能简化为技巧,根据教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从同原则出发,共同体可以千变万化的。但是,我们的传统教学遵循的原则不是共建共享,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结论传递给学生。它的立论基础是教师无所不知,而学生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教师和学生同时同处一室,但并不是要体验群策群力的共同体,而是让教师对同样的学生不必重复宣讲那些必须传授的东西。如果我们想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彼此始终坦诚相处的求真共同体,我们必须将第三方即某件伟大事物置于 教学的“圆心”。如果只把教师和学生当成动者,共同体轻易地就变成了唯我独尊的场合,不是教师独断专行,就是学生永远正确。只有我们确定了可以衡量师生作为的共同标尺,我们才能形成教之严谨与学之主动兼而有之的共同体,伟大事 物就能起到共同标尺的作用。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有这样的特点:在场的第三方活灵活现,有声有色,促使师生对其言行负责。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僵硬停滞的知识伟大事物流动不息,教师可以当学生,学生可以当教师,师生身份的转换全看对伟大事物的认识本平。在这里,教师和学生获得了一种克,服本身局限的力量即活跃的主体给予的力量,使师生超越自我。
在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当场指出你讲课中的矛盾之处常常被视为失败。尴尬中采用闪躲腾挪的步法,你仔细看看论述这个问题的原始资料。你就会发现在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上。捕捉到对伟大事物的认识中的矛盾之处则代表成功;由此可认识到,伟大事物鲜明生动地存在于我们师生之间凡是关注伟大事物的学生都可以核对,纠正教师的看法。在这一刻伟大事物就不再限于教师对它的解说,学生可以不需教师而直接接触主体,利用自己获得的有关认识来挑战我的论断.此时此刻,不是令人无地自容的时刻,而是要为优质教学欢庆的时刻这种教学赋予主体既还有学生 自 己的生命。在以主体为中心的 课堂上,教师的中心、任务是促使伟大事物发出独立的声音当伟大的事物代表白己说话时,师生更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同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