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外婆从菜场买了个大西瓜,切了吃,看着虽然红,但是一点都不甜。比不上爷爷自种的大西瓜,这是我想起了爷爷家的菜地。
爷爷的地在村子边上,一边是水井,可想而知是为了浇水方便。这块地比周边都要低点,所以很容易蓄水。在北方,经常缺水,因此需要想点办法留住水。
地里的菜有序地被爷爷种植在各自的领域内。最前面的右边,种着绿豆和茄子,绿豆长的很茂盛。有的已经成熟,变成了黑色。左边是一片空地,是以后用来种马铃薯和萝卜的。在这块空地后面是豆荚和玉米地,最后是红薯和花生地。
在郁郁葱葱的玉米地里,有几个西瓜藤和几只已经成熟的西瓜躺在松软的土地里。为什么西瓜要种在玉米地里呢?为什么红薯和花生要种在最靠里呢?原来,一来是不想让那些小鸟来干“好事”,二来,是为了不让路人顺走了。有的路人,会在路过时,顺便拿走爷爷的花生和红薯,当做下酒菜。有的路人,会顺手捧走一只西瓜。爷爷倒也不计较这些,但是拿的多了,自己就白白忙活了,一点口粮都没有留下了。
今年暑假,刚放假的时候,我又回到了老家。那段日子,我最难忘的是跟着爷爷去地里摘瓜。记得爷爷说,摘瓜要看瓜是不是成熟了,一看瓜的个头,如果个头较大了,基本上五成的几率是成熟了,二来要用手指轻轻地去敲打下,如果发出“咚咚”的声音,也可以认为成熟了。我看到有个巨大的瓜躺在地里,走过去,翻过来,刚想用力一搬,“哇”好大的一个窟窿,已经被鸟啄了个“菊花残”,可惜了这个大西瓜了。在地里,有的西瓜我抱不动。有的,我可以一手托一个。这些西瓜依次放进了爷爷的小三轮里。还有冬瓜,南瓜。忙活了好一阵子呢,终于把这些“收成”都在小三轮里放落位了。我跳上小三轮,坐在三轮上的小板凳里,小板凳边上都是各种瓜。爷爷蹬着三轮,带我回家了。
就在我离开老家的一周后,北方下了场大暴雨,把整个郑州淹了,把老家的地也给淹了。玉米没有了,西瓜没有了,冬瓜也没有了。爷爷忙活了大半年的收成都没有了。在大自然的天灾面前,农民伯伯再努力也躲不过这个大灾害。
吃着外婆买的西瓜,虽然不怎么甜,但我还是不舍得浪费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