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教案】赣美版七年级(上册)全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赣美版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传神与魅力
——中国画欣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七年级 江西美术出版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尝试用毛笔进行简单的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的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 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 笔,纸
教学流程:欣赏导入---实践探索---评价交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期间有许多优秀的历史遗产保存至今。如:建筑、 音乐、 绘画、 书籍和许多人文历史。今天我们要欣赏一些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学生活动)
二)实践探索:
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的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
1)引导学生发现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人物、 山水、 花鸟
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其突出。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于精神的揭示。
一、在人物画中,传神不仅要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且更要求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播放视频《韩熙载夜宴图》
展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放大图片,详细分析展示全景图,教师讲解欣赏作品
展示全景图,教师讲解欣赏作品
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
学生尝试分析《李白行吟图》传神魅力如何表现
二、在山水画中,传神是通过意境表达出来的。所谓意境即赋予山川环境以不同的氛围与境界,传达的是画家的心境和愿望,是人与自然的合一。

教师介绍《千里江山图》
﹡学生讨论分析:(山水) 《渔庄秋霁图》《梅石溪图》
三、在花鸟画中,追求传神是要把花木鸟兽的勃勃生机表现出来,使作品独具某种情趣。
﹡学生尝试分析:(花鸟) 五牛图
教师提问:他表现了牛的什么特征、 线条表现有什么特色
学生讨论:(略)
教师引导: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五头外型特征迥然不同的牛,表现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非常传神。线条精练有力度
简要介绍《荷花水禽图》《墨梅图》
教师演示一幅作品
学生实践,尝试表现其性格。教师评价:(赞扬为主)每一组选两张进行评价。
简要介绍《荷花水禽图》《墨梅图》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也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画一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有责任把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继承和发扬下去。
第二单元 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导入,侧重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的教学,并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不同学习方式,注意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与小学5-6年级透视知识内容标准比较,本课教材适度规定了透视知识的深度和完整性,意在使学生获得一个在中学阶段学习美术的相应的造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2、掌握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
3、熟悉、理解生活中和绘画作品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
四、教学难点:
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
五、教学时间:
二课时
六、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直观教学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透视学是绘画专业的一门技法理论,属自然科学。透视对于绘画的重要性犹如语法对于写文章,逻辑对于思维活动那样,是必不可少的。“透视”这个概念就完整的意义来说,应包括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我们所研究的是形体透视。
(二)新课:
1、透视的概念:靠放射状光线投射出来的图形。
2、透视学:是研究和解决外界景物投射到我们眼睛里的变形科学。
3、透视的现象:反映物体近大远小的现象或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4、透视变化的必要条件:
①有三度空间;
②对观者必须是有远、有近。
5、远近变化的基本规律有三:
①属于直线方向的画法:平行直线要消失到一点,这个点叫消点也叫灭点。如:渐渐远逝的铁轨,纵深整齐的队列,道路两旁的树木等。
②物体大小变化:近大远小。例如看向远伸延的铁路,单看两条铁轨就是平行线消失到一点,看前后的枕木就是近大远小。

③平面方向的画法:平面要消失到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叫做消线也叫灭线。“平面”这个概念要和平面形区别开来,平面是太无边际的。平面形是有限的。平面形向四周无限扩展即为平面。所以平面形包含在平面之中。
6、平行透视:
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一对平行于画面,另一对
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视又可称作直角透视。如正对
我们眼睛的桌子、房子等。
7、成角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同画面所成两个夹角相加为90度角,两角互为余角,故成角透视又可称作余角透视。
8、焦点透视:在画面上把视点固定为一点,并且只有一个视向。
散点透视:在画面上存在多个视点或多个视向。如我国传统山水画常采用散点透视法。
9、平视、仰视、俯视:
10、视点、主点、视平线、消失点: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透视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和基本特征,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注意观察,画出准确的透视图来。
(四)课堂作业:
在P8有几幅画都很好地利用了透视关系,使画面呈现了纵深感和立体感。请说说它们各自属于哪一种透视关系。
答案:1、《拖船路的奥秘》属于焦点透视。
2、《德伊尔教堂》属于成角透视。
3、《静物》属于平行透视。
《生活中的标志——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标志——设计与生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美术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制作课。标志是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它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识别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的程度,我主要采取启发讨论法,以大量实例为线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运用投影、挂图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本课利用大量的实例和制作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以象征为主的思路前提下,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特点、类型、用途,学习标志设计创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审美观。
【教学重点】
标志的应用分类、形象分类和构成手段分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标志特点和用途,设计单纯明快、有创意的标志。
【教学手段】
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图片,相关工具。
【学具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标志图片、坐标纸等绘图用品。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由情景导入,讲授新课,学生设计、教师指导、作业展评五个环节组成。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情景导入
1、看一看,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标志,它们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步行街、中国工商银行、城市地铁站等标志。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用标志,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看一看,说一说,增强直观性。)
2、比一比:分小组比赛竞猜以下各种公共场所标志分别代表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禁止吸烟、安全通道、禁止行人通行等标志,每题10分,分数最高组为第一名。(小组比赛猜标志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标志的含义和特点。
标志与文字传达相比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直观性,对于需要迅速掌握信息并立即作出反应的事情,可以起到及时有效的作用。
标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由直观性而产生的国际通用性,可以让使用不同语言的各国人民读懂并掌握。
2、走近标志的分类
用于国家标志如国徽、国旗。用于商品上的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汽车标志;用于各行各业的专业标志,如中国铁路的标志。还有各种交通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初步了解标志的特点和分类。)
3、分析、欣赏图例(课件出示)
重点欣赏分析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各项体育图标的设计特点。
如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象征火炬接力把吉祥美好传遍全世界。
4、欣赏例作,归纳图案类型。(课件出示)
欣赏三组标志设计例作,归纳图形规律。
⑴以文字为图案(如中央电视台百姓之家栏目标志)
⑵以几何形为图案(如中国体育大学标志)
⑶ 以各种具体形象为图案(如世界野生动物联合会标志)
总之,一个好的图形标志要形象简洁明了,易识易记,有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形象独特,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该标志代表什么。(利用课件演示,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形象直观地了解图案设计规律。)
5、联系生活,标志创意举例
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为:选题、构思、构图、定稿、着色。如设计环保标志:①寻找最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绿树);②由外形和特征产生联想;③对基本形进行图案装饰或有机组合;④对主题的辅助图形作构思联想(手的呵护);⑤变形与调整设计元素,最终合成标志。(联系生活,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创作标志的方法和步骤。)
三、学生作业
1、借助圆规和直尺,为学校第四届艺术节、第12届田径运动会、班集体设计一个标志。
2、要求:标志大小、形状、色彩自定,形象要鲜明、独特美观。
四、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用符号表现明确独特的形象。发现有创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讲评和鼓励,以便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信息,互相启发。(理论联系实际,与身边事情联系,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使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应用与审美价值。)
五、作业展评
展示设计较好作业,进行
表扬,录用后用来美化学校以鼓励全班学生。(通过作品展评,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美的价值。)

第四单元 可爱的吉祥物 (设计与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欣赏各种类型的吉祥物入手,使学生逐步掌握吉祥物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教材中所列举的吉祥物,有的是用于运动会与博览会的,也有为企业形象所设计的。并介绍了吉祥物的设计特点和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吉祥物的形象因赋予人格化的魅力而更受世人喜爱。还示范了一个完整的创意稿设计思路:创意稿——设计定稿——分别画出一个平面造型与制作一个立体造型的吉祥物——小企鹅形象,使学生的学习思路简洁而直观。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吉祥物设计的作用、意义。
2、运用吉祥物的设计要求,为某一活动进行吉祥物设计,并能通过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形式把吉祥物表现出来。
3、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了解吉祥物设计的作用、意义,掌握吉祥物的设计要求。
四、教学难点:
怎样设计吉祥物,并通过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形式表现出来。
五、教学方法:
欣赏、引导、分析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幸福与吉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愿望。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国际交流活动,如运动会、博览会等都会设计吉祥物以求祥和之意,祝愿活动圆满成功。
(二)新课:
出示图片:
提问:2008年我国北京举行奥运会,有谁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福娃。
教师明确:《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以卡通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我们课本种,有1976年奥地利冬奥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等十几幅吉祥物图片。请问:为什么选择这些动物进行造型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如“第八届世界杯拳击赛”,其理由是:(1)1998年是虎虎生威的虎年;(2)以重庆为中心的古代巴人崇拜的图腾是青龙与白虎,这种图腾是一种镇邪的吉祥象征;(3)“龙盘虎踞”,“虎背熊腰”是对老虎的赞美之词;(4)拳击运动比赛的激烈场面,犹如二虎相搏,兽王相争,胜负难分。以上所列举的与老虎有关联的因素都说明了在本次活动中选择老虎造型的理由。另外,在设计时,除关联性外还应考虑设计的独创性。
又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其理由是(1)90年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2)熊猫是我国的国宝,用熊猫盼盼作为吉祥物表达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对此运动会的重视。
吉祥物要想使人乐于接受,首先得让人喜爱。感情上沟通了,就容易激发共鸣。在对吉祥物形象进行拟人化的艺术设计时,应强化其令人喜爱的形态特征和个性,赋予其人格化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才能真正融入人们的感情世界。如成都六和豆浆吉祥物:选择以豆子来演变成六和豆浆的企业角色形象,这不仅在于它与企业经营内涵有很好的并联性,更在于豆子形象本身经过形象重塑后可赋予更多的意蕴内涵,从而有助于一个美好的企业形象的构建。
看到一个全身金黄透亮,脚蹬红色皮鞋,一脸俏皮神请,挥舞着双手极有亲和力的小豆子向你走来,谁都会对它产生一些惊奇,几分兴奋,万般关爱,感到生活犹如豆浆般的滋润和甜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圆满,从而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勤奋工作,热爱生活,珍惜可贵的生命,享受美丽的人生。
1、设计的原则:
吉祥物的设计具有生动、欢快、喜庆的特点,为运动会设计的吉祥物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期盼,对人类生命力的崇尚,对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祈愿,具有鲜明的吉利祥和的文化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吉祥物的身影。
吉祥物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
(1)关联性:密切关联设计主题;
(2)独创性:新颖别致,个性突出;
(3)拟人化:人格化的艺术处理;
(4)亲和力:亲切动人,让人接受;
(5)审美性:美感享受,令人愉悦。
2、设计的形式:
(1)平面造型:
A、可用手绘的形式完成。
B、有条件的同学可借助电脑来完成设计。
C、也可把设计好的吉祥物造型通过剪贴的形式完成。
(2)立体造型:
在制作时可利用各种媒体材料来进行,如利用各种布料、毛线织品、橡皮泥、陶土等来制作吉祥物。
3、设计的步骤:
(1)画出设计稿
(2)给设计稿上色
(3)完成立体造型
(三)作业:
1、为我校艺术节构思一个吉祥物。同学们大胆思维,可选择平面或立体的形式完成。
2、为下节课设计制作吉祥物准备所需材料。
(四)课堂小结:
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国际交流活动,如运动会,博览会等都会设计制作吉祥物,也有的企业设计吉祥物以代表其形象,以求祥和之意。同学们在构思吉祥物造型时,可以大胆创意想象。
第五单元 画当年(红色摇篮)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画当年”这一主题,导入速写和淡彩画的教学。力求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去,提高学生以线造型和运用色彩的能力。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增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别介绍了铅笔速写、钢笔速写和淡彩画的技法和特点。并选登了四幅范画,它们均选自画家的优秀作品,画面线条流畅、色彩淡雅,生动地再现了延安宝塔山,大渡河铁索桥、三湾枫树坪、龙源口的骄人风采。
教材同时还选登了几幅革命遗迹、旧址的摄影图片,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像资料。一方面能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以调动学生主动学好速写和淡彩画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速写、淡彩画的形式、特点及方法。
2、提高学生以线造型和运用色彩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旧址和当年斗争历程的向往和缅怀之情,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了解速写、淡彩画的形式,掌握其特点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造型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欣赏、启发、讲解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是毛主席当年写的一首诗词。历经了革命战争洗礼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而今仿佛在向人们诉说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当我们前往这些革命圣地参观游览的时候,可尝试用速写或淡彩的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的遗迹和旧址,再次展示其骄人的风采。
(二)新课:
1、欣赏: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直接指挥下,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新时期的开始。延安宝塔山,大渡河铁索桥、三湾枫树坪、龙源口这四幅作品均选自画家的优秀作品,画面线条流畅、色彩淡雅。
2、速写:
速写是素描时间最短的一种,时抓住物体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素描作品。
风景速写是通过速写这一绘画手段来表现自然景色,以此开拓我们的视野,感知山水草木的精神,体会大自然的灵性,锻炼自己的绘画表现手法。
画速写应对你描写的景物的历史背景尽量多作了解,要有较深的感受,情景交融,才能画得生动、深刻。
A、铅笔速写:
铅笔速写的特点是线条的浓淡、轻重、粗细可以随感觉而变化,层次感丰富,比较容易掌握。
B、钢笔速写:
钢笔速写的特点是黑白分明,线条肯定,笔触流畅,由于其作品便于收藏保存,所以使用者较多。不足之处就是一旦落笔,便难修改。
(三)课堂作业:
根据课本中的图片资料用铅笔速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1、作业讲评: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通过欣赏革命历史旧址,加深了我们对当年斗争历程的了解和感受,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勤奋学习,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7:0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 传统纹样(传统的魅力)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几组常见的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欣赏、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解读传统纹样,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使之融入自己的生活。
学习传统纹样不仅是为了继承传统,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手脑并用将传统纹样装饰于日常用品,体会创意生活的乐趣。了解在人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设计,设计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中国传统纹样,感受传统的魅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投入到创意生活的活动中去。
2、学习图案纹样的组成形式,掌握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人民质朴的审美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美源于生活,并更多地去了解和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
四、教学难点:
如何来构思设计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
五、教学方法:
欣赏、启发引导、讲解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七、教学时间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精巧,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遍布中国工艺美术之中,有其特殊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传统图案纹样的风格特点及形成因素,才能对其继承和创新,并应用到现代图案中,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传统纹样》。
(二)新课:
1、纹样的概念和种类:
纹样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装饰纹样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纹样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三大类。
提问:在小学我们学过什么纹样?
学生回答:……。
演示各种类纹样
2、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的来源: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看到过什么样的纹样?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提问: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都来自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其一来自民间工艺;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其三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和富豪商贾等,总之都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图案创作的源泉。
3、黑白纹样表现技法的元素:
点、线、面
(1)点的表现技法:
点有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点。以形状、大小相同的规则点作等间隔的疏密一致的排列,组成的线整齐有序。点的排列越密,感觉就越强,反之,感觉则减弱。如果将点由大渐小或由小渐大,由密到疏或有疏到密呈有规律的渐变排列,组成的纹样具有虚实感和空间感,点可以构成线也可以构成面。
(2)线的表现技法:
线在图案纹样中应用广泛,变化无穷,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格、栏杆、花砖、花墙图案,以及腊染、蓝印花布、刺绣等民间图案,无一不见线的应用,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风格。
千姿百态的线,一般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直线,一是曲线,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3)面的表现技法:
面是图案的基本表现方法之一,应用颇为普遍。在传统图案中,汉代画像石就主要以面表现。民间工艺中的贴花、剪纸、皮影,在面的应用上也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是具有独立完整性的纹样形式。除了自身具有独立的装饰价值外,它还是构成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基础。单独纹样由于组织结构完整,形态自由,外形独立,可以自由处理形象,不受装饰空间外形的限制,因此又叫作“自由纹样”。作为有构成规律的单独纹样,常见的有适合纹样、角隅纹样和边框纹样。
(1)适合纹样:
是在一定的外形内组织纹样,纹样的组织既要适合外形又要合理自然,达到图案形象、组织结构与装饰外形的完美统一。

(2)角隅纹样:
角隅纹样属于适合纹样的一种特殊形式,他要求严格适应两边,占住一个直角边。由于角内装饰空间较大,所以三角的弦边布纹成形可较为自由。它是用对称或平衡式的纹样,配置在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的边角上的一种纹样。
(3)边框纹样:
边框纹样也是适合纹样的一种,只是它沿着一个特定形的周边作装饰,中间空地留出安排被装饰的内容。
5、单独纹样的基本组成方法:
(1)对称式:
纹样上下或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齐稳重。
(2)旋转式:
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运转。
(3)均衡式:
不对称,纹样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泼。
6、制作步骤:
(1)造型:□△◇○◣等。
(2)描绘轮廓骨式:十字形、米字形。
(3)涂色:
7、制作方法:
绘画法、剪贴法、实物拼贴法。
(三)课堂作业:
选择一种制作方法设计一幅传统单独纹样。
学生设计,教师巡回辅导。
(四)课堂小结:
1、作业讲评: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气魄浑厚,优美淳朴的彩陶纹样。在这些结构严谨,描绘细致,色泽鲜丽的彩陶纹饰中,先民们精心绘制了形态各异的花纹、叶纹、水纹、贝纹、方纹、网纹、纺织纹、鹿纹、鸟纹、鱼纹、人面纹、几何纹、明纹、蛙纹等,从中可以看出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因此,要了解和掌握传统纹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细心观察。

课题:欢欢喜喜过新年(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过年,是中国人的大日子,每个人都盼望着能在与家人一起团团圆圆的过个年。在中国人的眼里,“年”里所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多。在上千年的岁月中,人们又为“年”加上了许多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使“年”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让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了解“年”,我们开展了“欢欢喜喜过新年”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丰富的年文化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感受多彩的年文化,像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民间工艺等等,这是本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需要更多活动时间。温馨贺新年是让学生体验亲情、友情、乡情的活动。来试一试试让学生动手学习制作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用来装点新年。班级新年会是将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的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与中国年文化有关的习俗
2、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年文化。
3、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文化背景,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二)过程与方法
1、乐于参加新年活动,在拜年、逛庙会等与人交往的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
2、学习收集有关中国年文化的资料,从中感受到中国年文化的魁力。
3、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情趣
2.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3。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教学重点:本主题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年文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教学难点:新年会的布置元素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准备工作:
A.搜集有关“年”来历,风俗习惯的等资料。
B搜集对联,窗花,门神等素材,并分类加以整理。
C.在班内作一次调查访问,进一步了解周围的人对本次综合•探索主题策划课的看法。
2、活动实施过程
为本次活动确定主题和创意。对活动的形式、内容、规模、预期效果等制订一个活动方案。
A主题:主题应明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班级集体的精神面貌和奋斗目标,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
B创意:创意应围绕主题,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文化背景,综合学生意见来确定,重在突出地方特色。活动现场美化布置的格调,可以是热烈、活泼、充满激情的,也可以是古朴典雅的,让人感觉温馨。
C形式内容:才艺展示、文艺演唱、猜谜语、对对子、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表现样式。
D策划人员的安排:这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下设美工组、后勤组、展示组等。
E明确任务、分工:
F废物利用:美工组的同学提倡尽可能利用废物开发一些礼品,提倡环保意识。
教导指导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动手实践。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己选择实践的内容,如:剪窗花、制作电子贺卡、写对联、制作灯笼等等。
1. 指导学生设计展牌。
2. 指导学生布置会场。
3.指导学生分工,如维持秩序,讲解员等等。
4.指导学生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5。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
四、课后反思:
创新与发展 欣赏
[教学目标]
1、 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的成就,以及艺术家对中国画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2、 能够从作品形式、作品等方面去评述艺术作品,并能深入挖掘作品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评述作品及多方面的创新、融合及发展的能力。
3、 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学习画家关心社会、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认识、评述中国画的创新以及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述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成就。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想一想: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说说传统国画的表现题材有那些?(人物、山水、花鸟等)
(一) 导入新课
中国画从古至今,在工具材料、技法、观念、表现手法、风格上不断创新,成果斐然,面貌日新。而现代中国画家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广泛地反映时代风貌。许多过去不入中国画的题材与内容成为表现的对象,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的题材范围。
(二)作品欣赏
《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
本幅作品是一幅巨作,但其意义并不在它巨大的幅面和一般作品所没有的特殊的创作背景,也不在它所表现的典型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而是通过它启发了后来许多山水画家的创作思路,找到了一个能在特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创作题材。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
构图饱满丰实,笔墨厚重,气势沉雄博大,意境清新。作品汲取了西洋画的长处,注重光影的表现,又不失民族传统绘画的笔韵和诗境,在中国当代画坛上自辟蹊径,独树一帜。
《转战陕北》石鲁
此画用墨奔放,用笔老辣,用色大胆,立意不凡.
《红岩》钱松喦
画面以古拙、稳健、凝重、沉着、浑厚为主,把传统笔法中的“屋漏痕”发展到极致。在本幅画中,画家大胆地舍弃了无关重要之物,突出了岩石,而且改用朱红色,既深沉厚重,又有革命的象征意义,显示出画家惊人的创作能力。
《灵岩涧一角》潘天寿
这是一幅是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双勾重彩与大笔浓墨的写意画法的巧妙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洪荒风雪》黄胄

《群马图》徐悲鸿
徐悲鸿以画马驰名海内外。他画的马四蹄生风,独创一格,意蕴深刻,体现“天马行空”的思想境界和强悍豪放的艺术特色,也蕴含了画家对民族、国家能早日强盛的殷切寄托。本作品绘于1940年,画家正旅居印度,从报上得知中国军队在鄂北痛击了日本侵略者,喜不自禁,乘兴挥毫,画下了这幅佳作。
《大丽菊》林风眠
本幅作品吸收西方油画表现光色的长处和西方现代绘画注重画面构成的特点,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画。
《蛙声十里出清泉》齐白石
本幅作品创造了现代画坛上以妙画传诗意的佳话。这本是听觉形象的诗句,要用属于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画面上看不到一只青蛙,却使人仿佛听到了原出群蛙争鸣的景象,真可谓意韵无穷,耐人寻味。
(三)课后小结
说说近现代中国画在那些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
(在技法、构图上中西结合,洋为中用)
(四)课后作业
选择一两幅你最喜欢的现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加以比较,谈一谈它们在构图、笔墨、设色、题材、风格等方面是否有所创新。(以小论文的方式叙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17: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