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执教《草船借箭》。读了课文,我掩卷沉思:这一课,我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学要求中的“感受人物形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有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可以教给孩子们呢?于是,我一遍遍深入地读着课文,我发现,文章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前后照应的,我何不以此为切点,教会学生“前后联系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方法呢?方向定了,路子就好走了。
课堂上,我以诸葛亮的“只要三天。”为起点,让学生找到后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地方,学生找到了“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前后一联系,一读,学生很快的发现诸葛亮早已算好了天气,那是胸有成竹啊!我看到学生如此轻松地就理解了课文,找到并运用了学习方法,心里一阵窃喜。于是就乘胜追击,赶紧让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前后照应的句子,并且要说一说你能从这样的句子里体会到什么。其实,课上到这里,我也是“胸有成竹”的,认为学生用刚才的方法一定能够很顺利的找到,并体会相关的内容。可是,当我下去巡视时,我傻眼了:学生们胡乱的画出几个句子,有的句子根本就不沾边。没办法,我只好走到几个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跟前,小声地提醒他,提示他,以保证待会能够在课内有效地把内容上完。当然,由于学生的画的句子不是出于自己的理解,他们所谈的体会自然也就不会那么深刻。
下课后,我仔细反思,为什么学生在我讲过例子之后,依然不知道该怎样去找前后联系的句子呢?思来想去,我终于明白:是讲例子时我有些急功近利,没有带领学生反复去读,反复揣摩,深入理解,这个方法是我教给他们的,并不是他们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发现出来的,学生还是处在“老师教,我来学”的状态,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学习主动性也没有发挥,怎么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呢?
如果让我再一次执教这个环节,我会这样教学:1、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几天完成?他为什么敢这样说?你从后文的哪里看出来他早已算好了第三天有雾?2、把这两个句子连起来,反复读一读,看一看,你能够发现什么?3、小结学习方法。4、用你总结的这个方法再一次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还有没有这样前后联系的句子。(一定要给足读书时间)
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如果真正让学生掌握,最好的效果是让这个方法从学生的心里“长出来”,而不是教师教进去。
借箭?骗箭?
昨天学习《草船借箭》一课。
在讲课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诸葛亮这明明是去曹操那里骗箭,题目为什么说是借箭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就是没有学生提出,我也会想办法提出来的。顺着他的问题,我对全班同学说:“刚才这位同学的问题大家都听到了吗?他问得好,我们大家现在就来想一想,诸葛亮他究竟是骗箭呢,还是去借箭呢?”
问题一出来,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说骗箭的,有说借箭的。总之,支持哪方面的都有。
支持借箭的一方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比较充分的理由:
生1:“老师,我认为是借箭,因为当他们借完箭走的时候,诸葛亮还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只有借东西的时候,才会说‘谢谢’,所以说诸葛亮是去‘借箭’,而不是‘骗箭’。”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前面说就要跟曹军交战,军中缺箭,所以他们在打仗的时候会用箭来射击曹军,再把箭‘还’给曹军,所以说‘借箭’比较好。”
呵呵,说得不错。以前我也只是想到第二点了,没有想到学生们还是很善于学习的。以前的担心他们掌握不住,总急着要把现成的知识‘喂’给他们,看来很多的担心只是多余的。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他们考虑得会很周到的,关键在于作老师的怎样去挖掘的他们的潜能。
看来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着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的。
从学生的身上,我们当老师的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不是仅仅说给学生听,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当老师的,尤其要学会从学生身上学习,每个学那里我们都会学到不少东西。就看我们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学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