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树清(校长):
1.引入自然
课一开始邱老师就让学生计算两个比的比值,观察这些比值,发现了什么?生:比值一样,可以用等号连接。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引入时机不同,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引入得过早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急促、突兀,过晚又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拖拉、罗嗦。这节课邱老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引入自然。
2.教学民主、课堂氛围融洽
本节课,邱老师从比例的引入到揭示它的意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再带领学生探究比例里四个项之间有什么关系,邱老师都在和学生平等对话中顺利进行,没有一个知识是老师硬生生地塞给学生。学生在这样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课堂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如自主探究、同桌交流、老师讲授、自学等等。邱老师在本节课就培养了学生多种学习方法,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学方法的选择,邱老师在揭示出比例的意义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掌握比例四个项的名称。我认为她在这里的选择是比较合理有效,这样技能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熊小容(教导主任):
邱老师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体现了教学的多样化,着重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总体上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错。但值得思考的是: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规律,然后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总结它们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脑思维能力。
唐贤平(老师):
我听了邱老师这节课收获是:新课引入很到位,简洁,直观,没有啰嗦的语言。教学新课时教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高;教材的把握很有度,能够体现教学的多样化。练习题需要加强。
李小琴(老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特别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时,常会采用加重语气、改变字样、运用比较或反复训练等方法,让学生特别重视这些注意点,防患于未然。而这节课邱老师采取放手让学生去判断,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其实强调一些关键性知识、易混淆知识和易疏忽知识,也可以采用先让学生“吃一垫”来加深体验,然后“长一智”而自觉引起注意,成熟于已然。从探究比例的意义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
范贵全(老师):
1.引入新课干净利落。上课伊始,教师提问什么叫“比”,并举例,然后出示几组比,提生算出比值,观察这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生:比值一样,可以用等号连接。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引入时机不同,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引入得过早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急促、突兀,过晚又可能使教学显得过于拖拉、罗嗦。这节课教师通过几个简短地师生对话,应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引入新知,干脆利落。
2.教学设计层次分明。从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再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各环节的连接都是在师生默契的对话中顺利进行。我们知道,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教学内容一般都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就可能造成活动板块之间的割裂。教师一般通过设计过度语言或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来弥补这种“裂痕”,使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但在具体操作上难免有生硬预设嫌疑,邱老师注重联系点的有效生成,所以自然、流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