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论文交流 传授有效数学阅读方法,发展学生阅读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8:0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学课上阅读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阅读的环境,提供阅读的内容,搭建展示阅读的平台,评价阅读的过程与效果。 刚开始阅读数学材料时,学生常常不知道到底读什么、怎么读,这时我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这个月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三读”与“口手脑结合”的方法。

一、阅读方法

1.“三读”

(1)粗读:大概要学习什么知识,要解决什么问题。

(2)细读:进一步理解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精读:针对阅读内容进行质疑问难,评价反思。

2.“口手脑结合”

(1)动口: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发出声音,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要反复朗读,准确理解。

(2)动手: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动手圈画重点、动手操作、动笔计算演练。

(3)动脑: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多感官参与, 从阅读中进行抽象建构,有效地获取、鉴别、使用阅读信息,学会学习,掌握策略方法,发展阅读能力。

二、阅读路径:

充分利用课外数学阅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现代课堂已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知识的巩固,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 作业是与课堂同等重要的学习活动, 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主体需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数学阅读。课外数学阅读在时间、空间上更为灵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数学阅读,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除了在课堂上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课余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还开展了多途径阅读活动,充分发掘数学阅读资源。如学生自办数学报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可以在教室里张贴数学小趣闻或小百科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进行一些有关阅读的课外活动,如谈谈阅读心得等活动。 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每一次数学研究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数学故事,每一次数学新的突破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天才。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领悟数学知识背后的人文因素,为学生充分搭建数学阅读平台。

三、阅读时机

1.在班级开展“阅读漂流活动”,在教室的墙上设置一块“数学广角”,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读到的好题,或自己的解题方法、阅读心得等写在纸上,用即时贴贴在墙上,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取下来阅读, 还可以添加自己的批注, 这样班级的数学阅读活动就充分开展起来了。自主阅读,就是促使学生从无意阅读逐渐变为有意阅读的过程,它能激发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热情,它能跃动起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本质意蕴,进而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开展“群文阅读活动”

以一个课题为中心,让学生收集不同的资料,然后教师和学生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 最终达成共识。比如,针对《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学生需要收集不同的资料:对称图形的概念、有哪些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怎么对称的;还可以延伸到别的学科,语文中有关“对称”的诗句、音乐中有关 “对称”的歌曲 、美术中有关 “对称”的图片 “对称”的剪纸……使学科融合产生碰撞和共鸣。

3.开展“书香数学”阅读心得交流活动

每节数学课开始之前, 可以用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每学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数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收获的知识和方法等,并在班级中展开交流,谈心得、谈体会。 在这样的数学阅读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会获得较丰富的积累。

总之, 数学教学中要实在的做到重视数学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分析法则、理清关系,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入和进阶, 培养学生细致分析、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数学语言的习惯,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用个性的方式表征自己的数学理解,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8:07:47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学校 张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2: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