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学生习作《再见,长发》讲评
王小弘(笑着说)
习作:
再见,长发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晴
“唉,虽有万般不舍又能怎样呢。”我感慨道。
从2006年11月2日起,就有一个全新的我诞生了。从前的那个大辫子姑娘,仅在半小时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她是一个短发少女。
星期二放中学回家,妈妈就告诉我,她遇到一个收头发的,问我想不想卖头发。那我是一百个愿意呀,现在洗头发好麻烦。我看姐姐的短发给她省了不少事,心里痒痒的,早就也想剪了。
妈妈和收头发的小贩商量好了,11点半来我家谈生意。
等那人如约而至,我又有些犹豫,到底剪不剪:如果剪了,咱们班的男生会不会嘲笑我呢?会不会变得很丑呢?
管他呢,剪自己的头发让别人八婆去吧,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着控制权嘛。
最后以310元成交。收头发小贩说要散开头发剪,老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替我把头发拆开,我隐隐觉得不妥。想必老妈是被那男人拿出来的样照,哄骗过关了。
中年男人一剪子一剪子,把我这么多年来辛苦蓄养的头发都夺走了,我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舍。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那奸商只给我留下了一点点短毛。后来,刘蓉来我家约我一起上学。我一边嘻嘻哈哈哈打招呼,一边习惯性地搂长发,结果只捏到一缕头发,又稀又短。当时我狐疑地问:“怎么只剩下这么点儿?”“没事,小姑娘,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破坏你的美好形象。”我被他的花言巧语,灌得分不清是非黑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心里的不安感愈发强烈。我再摸,还是那么一丁点儿发梢。我火了:“怎么还是这么点儿头发?你不是说会帮我多留点的吗?”“好的,你放心好了,绝对多留!”“你的话根本不能信!”我不愿相信他的迷魂汤。“刘蓉,好看吗?”她很为难,从表情可以看出来,我心里有谱了。
不知怎么搞的,忽然间我的泪水流下来了。妈妈见我哭了,对奸商说:“你帮我女儿头发修理好看点呀。”“大姐,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听见奸商的声音,我更号啕大哭:“你别讲话,我不听!你要是帮我弄丑死了,我就去申诉,告你去!”
“小娃子真是的。”奸商似乎自知理亏,后面的话咽下去了。
我转个方向,给他剪,正好看见我的长发安详地躺在地上。我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地看见过自己的头发,现在它是那么美、那么安静、那么柔滑,不过它不属于我了。心里猛然掠过一种刺痛感,我好想说:“不卖了,你还我头发。”
我越想越伤心。想起以前头发带给我的荣耀:班上同学都羡慕我有一头拖到屁股的金发;走在街上,多少行人擦肩而过,又回头来欣赏我的长发,还赞叹不已……
虽然有万般不舍,又能怎样呢?
再见了,长发!
点评:
这篇作文的材料真好,该是可以写出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子复杂细腻的心思的,但此文没有刻意这样去写,对于这个好材料而言,还是感到可惜了。作为日记,本来就是记录一点生活所见所得,这写得很不错了。其中有些句子写得很有味道,比如“管他呢,剪自己的头发让别人八婆去吧,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着控制权嘛。”比如“我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地看见过自己的头发,现在它是那么美、那么安静、那么柔滑,不过它不属于我了。”还有“想起以前头发带给我的荣耀:班上同学都羡慕我有一头拖到屁股的金发;走在街上,多少行人擦肩而过,又回头来欣赏我的长发,还赞叹不已……”等。这样的句子令人回味,写得很见水平。
整体显得乱,是因为试图运用插叙的手法,却没有很好地在结构上按着插叙手法设计一下,文章线索因此显得不够清晰。还有其中剪发时的场景,只着重写了对话,而对话并没有达到再现场景的效果,于是乱了。
此文的艺术性在于,辫子一直没有出现,但一直在传递着这辫子“不舍”的信息,这就很有悬念,然后在结尾处让辫子现身,以强化这份不舍。但小作者似乎也没有想到利用这种设悬的魅力来组织文章,这是遗憾。
立意上不妨思考一下:曾经辫子的美丽,我却觉得“烦”,真失去了,又心痛。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拥有而不自知的美丽啊,比如文中出现的母亲。如果能联系起来延伸一点,相信会很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