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诗文阅读训练162:《龙泉章公溢》《杨仲举先生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00: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龙泉章公溢,始生,其音如钟,及成童,嶷然①庄重,不习乡井轻儇②态。至正壬辰,蕲、黄寇自闽犯龙泉,公从子存仁避乱山中,存仁为贼所得。公心计曰:“吾兄止有一子,不可使无后。”挺身出,语贼曰:“儿幼无知,我愿代之。”贼素闻公名,方出重购以求之,得公大喜。贼帅欲问计,公正色拒之曰:“若等皆有父母妻子,而为此灭族事。”贼怒,系之柱,以刀磨其胁曰:“不降者死!”公曰:“贪生恶死,固人常情,然吾终不为不义屈。”贼怒曰:“汝诚不畏死?”曰:“死即何畏乎!”贼壮之不敢加害公夜绐③守者乘间脱归。
(节选自焦竑《玉堂丛语·行谊》,有删改)

【乙】杨仲举先生翥,尝讲道于胥溪之上,生徒④弥众。杨士奇自庐陵来,邂逅求馆事⑤,公叩⑥其中而善之。乃告主人曰:“吾不足为若师,尚当求我之师者师之。”遂辞去,主人询其所谓师者,盖指士奇也,竟延之。公初与士奇不相善,而家且贫,意惟以义相让,而士奇德之。
(节选自焦竑《玉堂丛语·行谊》,有删改)
【法释】①嶷然:年幼聪慧。②轻儇(xuān):轻佻,不庄重。③绐(dài):欺骗。④生徒:学生。⑤求馆事:寻求学馆教书之职。⑥叩:询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贪生恶死,固人常情(本来)
B.汝诚不畏死(确实)
C.公叩其中而善之(认为……好)
D.竟延之(拖延)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贼壮之不敢加害公夜绐守者乘间脱归。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若等皆有父母妻子,而为此灭族事。

(2)吾不足为若师,尚当求我之师者师之。


4.章溢“不为不义屈”,杨仲举“以义相让”。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人“义”的不同。(4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00:18:08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图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贪生恶死,固人常情(本来)
B.汝诚不畏死(确实)
C.公叩其中而善之(认为……好)
D.竟延之(拖延)
解析:延:邀请。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贼壮之/不敢加害/公夜绐守者/乘间脱归。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若等皆有父母妻子,而为此灭族事。
你们都有父母妻子和儿女,却做这种灭族的坏事。
(2)吾不足为若师,尚当求我之师者师之。
我不足以当你的老师,还应该寻找我的老师来教你。

4.章溢“不为不义屈”,杨仲举“以义相让”。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人“义”的不同。(4分)
章溢的“义”表现在舍己为人,宁死不为恶势力助力,是人们所崇尚的维护社会和平安定的大义;杨仲举的“义”表现在对有才学之人的珍爱与同情。


【参考译文】
【甲】龙泉的章溢,刚出生时,哭声像钟声一样洪亮,长大后,年幼聪慧,行为庄重,不学乡里那些轻佻的行为。至正壬辰那年,蕲、黄地区的强盗侵犯龙泉,章溢的堂侄章存仁在山中避乱,却被强盗捉住。章溢心里想:“我大哥只有一个儿子,不能让他没有了后代。”挺身而出,对寇贼说道:“孩子还小,我愿意代替他。”贼寇一向听说章溢的名声,正想出高价收买他,现在看到他出现,十分高兴。寇贼首领想问他计谋,章溢严肃地拒绝他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和儿女,却做这种灭族的坏事。”寇贼十分生气,便将他绑在柱子上,磨刀威胁他说:“不投降你就死!”章溢说:“贪生怕死,本来就是人之常情,但我不会向不正义屈服。”寇贼说:“你确实不怕死吗?”章溢说:“死有什么可怕?”寇贼认为他有气魄,不敢杀了他。章溢到了夜间欺骗守贼,脱身而归。
【乙】杨仲举先生(杨翥),曾经在胥溪之上讲道,学生和门徒很多。杨士奇从庐陵来,偶然遇到,寻求学馆教书之职,杨仲举先生与杨士奇谈论经史,认为他学问很好。于是告诉主人说:“我不足以当你的老师,还应该寻找我的老师来教你。”于是请求告辞离开。主人问能当他的老师的人是谁,他指的就是杨士奇,最后主人邀请了杨士奇(做老师)。杨仲举起初与杨士奇并不熟,并且家里也很穷,但却出于仁义相让,这让杨士奇很感激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17: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