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3-2 10:00:13
|
只看该作者
读懂教材读懂课堂
读懂教材是教师的本份,是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必备的品质。我觉得要读懂教材,首先要读懂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是知道、理解还是掌握,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培养等。其次要读懂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师要通过通读根据课标理念编写的教材,清晰了解全套教材的脉络,这有助于理解课标精神,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从微观审视每册、每单元的目标要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制订出准确而适当的三维教学目标比具体的教学过程的执行更为重要。最后要合理地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读懂课堂时要注意静与动,静,就是课前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的教学设计状态;动,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加入课堂教学之后,所形成的局势变化。如果不考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之后,教学形势的变化,总是将学生理解为备课时所考虑的状态,那么教学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我们知道,以前的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收获,今天的课堂,则把“生成”当为一种追求,追求生成,并不意味着对生成的无原则迁就。有的生成,可以展示于当堂,发展于课堂;有的生成,则需要巧妙地牵引出课堂。生成的取舍,不是决定于课堂时间,也不是决定于教师的个人喜好,而是决定于教学目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完成与发展的生成,就应该是值得当堂重视的生成,否则,其他的生成,需要关注,但是未必是在课堂上立刻关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待课堂生成,也是这样。能够做到这种境界,就可以称得上,读懂了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
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我的课就成功了一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