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形态、构造、功用、成因、性质等方面。要写出事物的特征,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从细致的观察入手,在观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描述分析,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写出事物的特征,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 写出主要特征,略及次要特征。写作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重点描述;次要特征可以几笔带过,点到为止,或者干脆不涉及。这样有详有略,有所取舍,才能突出重点。《天然化妆品》一文介绍了一些植物具有天然化妆品的用途,至于这些植物的其他性状或功用则避而不谈。这样,文章详略得当,脉络清晰,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事物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对整体的介绍,有赖于局部的支持;对局部的描述,也要从整体的高度来理解。一般来说,先说整体,再说局部,比较顺理成章。《苏州园林》一文就是先说苏州园林“如在画图中”的整体特征,然后分门别类,一一讲解。这样写,先突出了事物的总体特点,再进一步具体论述,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3. 由表面特征深入本质特征。表面特征是指事物外在的形态特点,是事物最为感性、直观的一面;本质特征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体现了事物的性质或规律。介绍说明事物,一般遵循“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这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较符合认知的规律。
写作实践
一 以“米的历史”为题,对下面零散的材料作出取舍,整理成一篇说明文。
①英国国王亨利一世是这样规定“码”的长度的:1 码就是他亨利的鼻子尖到他伸直手臂的中指尖的距离,约等于现代的0.9 米。
②1791 年,法国科学院建议用子午线当长度的基准。他们把通过巴黎的子午圈的四千万分之一,或者从北极到赤道的千万分之一当长度单位,译成汉语就叫“米”。
③经过多年的精密测量,在1799 年制造出了一支铂尺来体现米的长度。作为法国的国家长度基准,这把尺子保存在国家档案馆内,称为“档案尺”。
④科学家对“档案尺”的材料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造出了“米原器”。
⑤米原器是由铂铱合金制成的,它耐腐蚀,尺寸稳定,刚性好,在1889年的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为国际长度基准。米原器的精度达到了0.1 微米,也就是千万分之一米,比有的尘埃直径还要小呢!
⑥长期以来,1 米的定义就是米原器在0℃时两端的两条刻线间的距离。就连物质质量的标准也是由米而来的——当时人们规定,1 立方米的纯水在 4℃时的质量为1 000 千克。因此,“米”便决定着各种计量,这套计量制度就叫“米制”。米成了米制的“皇后”,米原器自然也了皇后头上的“明珠”了。
⑦在1960 年召开的第11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废除了米原器,把它送进了博物馆。理由是它既不方便,也不精确。
⑧人类终于找到了一把精确的尺,这把尺就是五彩缤纷的光——光波。1960 年的第11 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氪86 同位素灯发出的橙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作为长度基准,精度可以达到0.001 微米,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
⑨1983 年10 月,联合国度量衡组织在巴黎举行会议,规定了新的“米”的定义:把光在真空中299 792 458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定为一个标准米。
【提示】
1. 可以对上面的材料作一定的取舍简化,不一定全部用上,也可补充一些材料。
2.“米”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精确的历史。这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对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有关,说明时要注意这一特点。
3. 刚性的“米”,受温度及材料本身的限制,不可能太精确,这一点在适当的时候要加以点明。
二 从儿时的精美饰物,到长大后的旅游纪念品,或者自家的“传家之宝”,或者亲友的收藏,你一定熟悉不少工艺品吧?请选其中你最熟悉的一种,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 字。
【提示】
1. 选择你熟悉的工艺品来写,这样才能做到准确说明,客观描述。
2. 要在描述工艺品表面特征的基础上,突出说明其艺术价值或独特的制造工艺。在说明中,可以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
3. 写好后,可以读给同学、老师或父母听,看他们能不能从你的说明中增加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