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营造情感浸润的课堂,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月光曲》精彩片断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0: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新课程理念。大家可谓耳熟能详。然而,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花哨”占据了主流,课堂上唱、跳、画、演等形式层出不穷。浏览报刊杂志,教学实录新鲜的花样也真不少。然而冷静下来思索,我们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课堂的“情境性” “情感性” “艺术性”到底如何体现?在我校的青年教师赛讲中,笔者颇受启发。

《月光曲》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写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而感动,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全文笔调清新自然,意味深长,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学习他美好、善良的心情;通过欣赏《月光曲》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现以此为例,分析鉴赏如下:

片断一:激情导入,创设情景,提供个性交流的平台

师:同学们,也许你们听说过《月光曲》这一钢琴曲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你们想知道这首曲子是怎样谱写成的吗?那么,我们就先来听一听《月光曲》,然后再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吧!(教师播放《月光曲》)

生:(欣赏)我知道,是贝多芬先生谱写的。

师:(借机引导)说说看,你们谁知道贝多芬先生的有关情况?

生:(纷纷发言)

生A他的父亲是宫廷歌手,经常逼着他学琴。

生B他的作品可多了,以交响乐为主。《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是他音乐的顶峰,创说演出时受到观众五次掌声的欢迎,据说起热烈程度是当时社会空前未有的,从而引起了当时皇族的不满,受到警察局的干涉。

师:可见他的音乐的确很受欢迎,引起了听众的共鸣。(随机点拨)

生C他二十七岁时开始耳聋了,家庭的贫困,心爱姑娘的离去,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月光奏鸣曲》也在此时创作诞生。

师:看来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它对音乐的爱与日俱增,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真不简单。

师:结合预习,略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文,(课文主要记叙了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评:由家庭-个人创作-自身障碍-对音乐的执著这一过程展开交流,构思巧妙,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课堂。)

片断二:品读重点段落,进行情感体验;指导朗读,积累文化底蕴。

师:(课件显示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把它画出来。


  (1)贝多芬为什么会给一位盲姑娘弹曲子?

①贝多芬虽然是个音乐家,但是他并没有脱离群众。他能在演出的间歇到小镇上走一走,正是有这样的行动,才能与兄妹俩相识。

②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这使得他一定要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琴。

   A.理解:“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贝多芬的曲子肯定难弹,这位姑娘也弹不好。上文已交待了“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高兴、很满足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她很喜欢音乐。)

  B.理解:在姑娘说话以后,哥哥的态度怎样?

 (哥哥很清楚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他很愧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内心很矛盾。)

  C.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姑娘在安慰哥哥,不想让哥哥着急,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

  师: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进去为姑娘弹曲子。

(2)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曲还要再弹一曲给姑娘听?

  师:请学生读姑娘的话,体会。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①这段话,标点很重要,先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感情非常激动。

  ②“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看出,姑娘在听过曲子之后,马上做出了判断,而且心情是异常的激动。

  ③姑娘说“多纯熟啊!”“多深哪!”说明姑娘很懂音乐,很爱贝多芬的曲子,因为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创作的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虽然看不到贝多芬,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这对于一个家境贫穷的小镇上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师:正是由于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使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激动,所以要再弹一曲给盲姑娘听。

(3)为什么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几次对环境进行了描写?

  ①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这里提到了“幽静”的小路。“幽静”就是非常的安静。

  正是由于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正在散步的贝多芬才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如果是喧闹的小镇,这不大的琴声是不可能引起贝多芬的注意的。

 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这就是特定环境的描写。它会收到很好的写作效果,我们不妨在我们的作文中试一试。)






  ②“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这是对兄妹俩的家庭环境的描写。

  这是一个气氛非常和谐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弹一架旧钢琴。这说明他们家的确很穷,这与前面介绍的兄妹两个人的对话是一致的。)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贝多芬深为兄妹俩的情而感动,又为找到了这样一位知音而感到兴奋。这又是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样的打动人,月光是那样的轻柔,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师:同学们,我们已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你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了全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下面,我们就带着感情,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4)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处: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在读兄妹俩的对话时要注意,哥哥的话要带有痛楚的心情读,因为妹妹那么爱音乐,而自己却满足不了她,这该是多么难过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要略低沉些,慢些。




  妹妹的话,虽然说得不在意,很轻松,但是,要把妹妹那种乖巧、懂事的意思读出来。因为妹妹懂得哥哥的心,她为自己说的一句话而引来了哥哥的痛苦而感到不安,但为了安慰哥哥,她说只不过随便说说。这个地方要带着一种不安的心情,读得轻松一些。

  第二处: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这句话,是在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后走进茅屋时说的。贝多芬被兄妹俩的对话所深深感动,他很诚恳地,心甘情愿地为兄妹俩弹琴,所以读的时候要诚恳,语调坚定、肯定,降下来。

  第三处: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吧?”

  因为姑娘说话时很激动,她没有想到贝多芬会来到她家,更没有想到贝多芬会给自己弹琴,所以语调要高昂一些。(注意“啊”的变调处理)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 您 就是贝多芬吧? ”

(阅读的过程是“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在反复的阅读中,感悟真情、亲情、恩情、知遇之情……让所有的情化为激情-------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激情,课堂的激情!)

片断三::想象《月光曲》描绘的景色,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1、《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

  师:请学生仔细读这段话(课件),让学生体会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请用“——”和“ ”分别表示出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写实在事物。其余部分是哥哥听着琴声而产生的联想。)

2、师:它描绘了哪几个画面?(优美的课件显示以下画面)

风平浪息

风起浪涌

月亮升高

月亮初升

3、 师:请同学们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一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到过的景色。

  引导学生体会出:

  ①贝多芬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弹奏出来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是带着感情创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

  ②哥哥在静心地听贝多芬的演奏,被他的演奏深深地吸引,而且是在那样一个月光柔和、清幽的夜晚。他看着月光,听着乐曲展开了联想。

  ③当哥哥看到妹妹听得那样入神,那么投入,他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大海那美妙的、神奇的变化。

  哥哥很清楚妹妹酷爱音乐,懂音乐。又在自己清贫的家中迎来了著名的音乐家是多么的兴奋,她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的。哥哥非常了解自己的妹妹,看到妹妹那样专注地听,就知道了妹妹已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已被这音乐所感染,妹妹是在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4、欣赏月光曲(配月光升高动画),指导朗读

  这一段是借作者的联想,记叙《月光曲》的内容,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曲子的变化。海面平静时,我们要读得舒缓些;海面上刮起大风,巨浪涌来时,要读得快些,声调高些。

5、拓展教育:

师:我们听了月光曲,了解了贝多芬,知道了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你肯定有很多感触吧,你想对贝多芬先生说些什么呢?

生:贝多芬先生你真伟大,创作了那么多的音乐作品,给人们带来了精神食粮。

生:你真了不起,耳聋了还能弹琴谱曲,简直是天才呀!

生:你是我心中的偶像,我要像你学习,让更多的人来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学生感悟颇深,发自肺腑的语言令人感动。是啊,孩子心中的阳光是教师用激情去点燃的。激情是装不出来的。正如窦桂梅教师所说的:“激情怎么能不老、怎么能常青?靠的是内在的、真正的对学生的喜欢,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这种爱的激情最后化作的就是对教育的执着,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泛爱!”

探索与思考:

○一 “情感渗透”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我在《月光曲》教学中力求突出一个“情”字。如让学生有感“情”读文;悟作者之感“情”,体会文章之“情”景,课堂事实证明,学生在这方面的把握,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

○二 “音画效果”

音画效果是激活语文课堂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调和的矛盾,我们彼此要学会接受和谅解。而我们老师应更为主动一些,让学生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那么,我认为利用现代媒体创设一种情景,会使课堂产生几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边欣赏月光曲,一边观看月光下风起浪涌的大海,使诗文、音乐、画面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能力。

○三 “艺术感染”

艺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不应只追求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因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往往会使学生学的枯燥无味。因此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加强各学科间的整合,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如融入音乐鉴赏,品味朗读,资料参展等等)让学生感觉在“赏课”而不是“上课”,在艺术的境界中提高素养。

新的“课标”提出三个维度,提出尊重学生的阅读见解。因此,语文课应该激情荡漾,个性飞扬。语文老师是需要激情的。我在想,课堂上,教师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个性必然有激情!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激情燃烧的课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9: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