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知识点、同步练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6:5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

诲:huì(教诲、训诲、诲人不倦)

谓:wèi(所谓、无谓、谓词)

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

岂:qǐ(岂不、岂敢、岂能)

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

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

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



二、我会认组词

识:zhì(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

矣:yǐ(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



三、多音字

为:wéi(认为)wèi(为何)

好:hào(爱好)hǎo(好人)

识:zhì(附识)shí(识别)



四、理解文言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

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诲。

【译文】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注释】

①谓:说。②漫浪:随意。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注释】

① 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五、问题归纳

1.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六、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七、课外知识点

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八、教材课后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一,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掌握停顿。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译文:

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

一样,大家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率。

示例: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容易走神,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不深刻。采用“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嘴巴随着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我竟然记住了绝大部分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6:53:06 | 只看该作者
同步练习
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2.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

3.心既到矣(    ),眼口岂(    )不到乎?

4.第三要有恒。(   )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好:         

耻:            下问: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           决: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         恒: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        ,        。

2.心不在此,       ,       ,却       ,       ,

记亦          。

3.有志则        ;有识则        ,       ,如       ,

如       ,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

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五、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读书分割线



第一课时

一、1.zhì  2.zhì huì

二、1.勤勉。喜好。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曾经

三、1.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2.犹恐失之





第二课时

一、C

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