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短文阅读有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1:4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类文阅读-6 夜间飞行的秘密
“飞翔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选自《开心趣味百科》)
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                                                                  
自由自在:                                                                  
2.本文主要写了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           、            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    ”在文中画出来。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1:43:55 | 只看该作者
6 夜间飞行的秘密.zip (1.02 MB, 下载次数: 1212)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1:44:13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1.一场阵雨刚刚停止。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2.蜻蜓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的根本原因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3.画出: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 次,作长“8”字运动。就这一手,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   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4.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7-7 11:44:20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1.②
2.举例子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荷花能自身加热的特点
3.不能。“近”表“接近”,句中的“近千年”是概数。如去掉,句中的千年就变成确切的数据,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
5.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 09: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