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 探究气体在肺里是怎样流动的,自制呼吸器官模型知道肺的工作原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对小组的评价:纪律、发言、制作速度快,得到小红花多的小组。 2、对个人的评价:听讲、发言、得到的小红花多的个人。 评价量规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设计思路及创新 本课承接第一节课,进一步进行的探究活动。开课前,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交流,调动学生的前认知,什么事情是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不能停下来”的事情,让学生意识到呼吸对我们的重要性。“关于呼吸你都有哪些了解呢?”了解学生的前认知,确定教学的起点。通过3次反复体验式呼吸活动,让学生感受呼吸时身体的变化,突出人体外部的变化去科学的推测人体内部的呼吸器官,从而进一步学习了解人体呼吸器官及构成。由身体的变化引发下一环节的思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是如何在身体里的流经途径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肺模型,了解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用呼吸器官模型去验证推测,达到科学认知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探究的严谨态度和乐于合作的态度。 一、经历探究,历其行、明其能 通过3个活动探究,让学生深呼吸,用手来体验,使学生对呼吸的过程有更深层的认识。教材设计让学生画出空气经过了人体内哪些呼吸器官,由于人体大部分呼吸器官都在体内,平时接触很少,学起来比较抽象,如果没有经过课前培训一般很难画出正确的人体呼吸器官,所以在这里我对教材做了一点点改变,通过拼图的方式,把人体的呼吸器官拼出来,这也正符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动手制作,摹其形、激其趣 最后一个活动探究,也是本课的难点,开展制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在的动手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强化概念,学生对实验环节非常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呼吸器官,加深了学生对呼吸器官各部分的形态与位置的认识,使学生对呼吸器官的概念进一步在制作中得到具体、形象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