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充满元气的一天。不论是徐承芸老师的《基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相长》、傅国亮教授的《怎样给教育报刊写稿》,还是《歌声中的红歌记忆》,亦或是向桂辛老师的《追求真实、自然的语文课堂》都给现场老师带来了满满的惊喜。
徐老师是一位特别的班主任,在面对现场两百多个学员,一直都十分关注着各位老师,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与现场老师交流和指导。尤其是徐老师的讲座从一线小学语文老师的角度出发,内容真实贴近生活。
23f70f214ec6c74cfe7f78cafbdf96e.jpg
讲座可以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会和建议。刚开始的时候导读课、推进课这些名词听得我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随着讲座的深入和现场老师的分享,我也逐渐理解了,然而正因为理解却更加茫然,其他老师已经在开展“津童悦读”活动、读书漂流、“百班千人”、读书设计大赛等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而我却还在门外徘徊。我也经常以为学生的阅读行为,更多是来自家庭的影响。但是徐老师说:“培养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当场就有部分老师表示连语文书都来不及上完,怎么去培养阅读兴趣。徐老师也现场解答,课文学不完,是对课标重点还不够了解。对于低段的语文教学,应该重在生字词语,而不是过多的讲解教材。
同时也对年轻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根据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变化。低段每10分钟,方法就要有变化;中段15分钟、高段每20分钟。方法不在于多么奇特,而在于让学生能够活动起来,转变思维。最后徐老师表示,现在最可怕的事情,是一群不爱学习的家长逼着孩子学习,而比之更可怕的事情,就是一群不爱阅读的老师带领孩子们阅读。
结束的时候,徐老师还对现场老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阅读的乐趣和阅读的绩效哪个更重要?作为一个老师,我希望看到学生的阅读绩效,但同样作为一个老师,我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感受乐趣。二者似乎难以取舍,但如果导读有法,二者又似乎可以相辅相成。
2e5f8de3745b3f6aa1d30bd254f9291.jpg
4ffede6edaffd8426ffc39e2b4bd670.jpg
795818d433ec88f35b27fbf3c5ddfdc.jpg
f89db37b69095287fb58636aeadb0f4.jpg
各位老师,上一堂公开课,你们最担心什么?向桂辛老师再问道。而我的第一感觉是仿佛窗外的阳光照进了报告厅,让我感到自然和舒服。随后才意思到问题的内容。向老师针对公开课上如何接话,给出3个锦囊妙计。
第一个妙计,心到、眼到、耳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发言,要有语言的敏感度。第二个妙计,预设。向老师说课堂学生回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生说的就是老师想要的,这时候就要表扬学生的回答好在哪方面;学生回答沾点边,表扬沾边的,找出缺少的部分作为引子引出更完整的答案;学生回答完全不着调,要么问题不合宜需要换个问题,要么可以把难题拆解成几个小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回答。第三个妙计等一会。向老师用于永正先生的《第八次》作为例子让我们明白尊重和爱护孩子们的方法之一就是等一等他们。
51871ee397882a49d45b9bfd3505155.jpg
记忆旅行
向老师作为现在还在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她给出的建议和方法都很有实操性。我感觉自己的文字都无法再现讲座的精妙之处。
一曲民谣《神奇的井冈山好客气》,带我领略了井冈山的风光好客气,当然这次学习也是好客气。与每一位老师的接触都让人激情澎湃,恨不得把所有的建议和方法都照搬运用。但是当我冷静下来后,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就像徐老师说的那样,有些理解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沉淀。对的时间、对的老师、对的学生、对的方法,我想都缺一不可。现在的我可以记录,可以改变,也许在将来,我对这些天的学习还有更深的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