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学习收获很大,以下是我的感想。
首先,对于课程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前发的课程标准基本上没有翻阅,因为不是很清楚课程标准的作用是什么,也不知该如何使用。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标准该如何使用,对制定一单元或一章节的学习目标有了一定的依据。
其次,对教学目标的续写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运用逆向定位法制定教学目标,在续写教学目标时,几个目标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以逐层递进的方式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再次,对教材的使用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用”教材而非就“教”教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不知道、需要解释的知识,而非已知的知识。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1.根据课标,分解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2.解读教材,制定准确的学习目标;3.分析学情,制定适切的学习目标。
在老师的理论指导后,我们小组的成员制定了认识人民币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知识点,具体想法如下:在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表面上看似很简单主要内容有: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2.正确说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解释单位换算的方法;3.在具体情境中,利用人民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共分4个课时来教学。本次我们主要是针对第一课时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来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书中第1课时有两道例题。例1给出了不同面值不同材质的小面值人民币。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并会对小面值的人民币分类,思考过后这个知识点不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例2给出的是人民币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书上已给出,根据老师的报告,书上已有的知识不用再详细讲解,但学生在做关于这个知识点的习题时出错很多,例:学生知道2元=20角, 但20角=?元就不会了,说明学生对人民币单元之间的换算并没有掌握的很好,因此老师还需要给学生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本身就是公理,没办法给孩子讲解为什么1元=10角,(有老师提出观点元、角、分是量,1元、10角是数量,我们可以不可以把数的十进制联系起来讲。我觉得这样是不合理的,因为有1分=60秒,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的进率关系就没有办法解释),最后否定了用进率讲这一想法。
回到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学生会2元=10角,不会20角=2元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好单位换算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交给孩子方法,20角中有2个10角,1个10角是1元,2个10角是2元。孩子学会了换算方法,做题必然就不会出错了。
如果教学目标设置成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目标太大、空洞不具体,并没有教方法,单位换算的方法书中没有给出。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绕到教材后面去思考。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的收获,学会了怎样续写学习目标,关键是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继续采用这样的续写方法,在实践中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