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开展学唱校园法制歌曲活动情况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7 15: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唱响校园法制歌曲活动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在各中小学校开展学唱《我们是遵守法纪的先锋》、《法律伴我茁壮成长》两首法制歌曲活动,营造校园法制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达到提高法律素质,共建和谐校园的目的。木兰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启动迅速,精心布署、将活动覆盖面达到100%,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现将此次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高调开局
接到通知之后,我局立即启动,认真贯彻落实。迅速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股办室任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根据上级部署,局长亲自起草了活动方案和实施意见,并积极协调共青团、关工委等单位,采取联合发文等形式,积极筹备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此项活动。为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音乐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在教师进修学校,统一培训,做为此次活动的学唱先行者和主要推广者,为此次活动的稳步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学唱法制歌曲活动在全县各校迅速普及,一时间成为校园的主旋律。
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期初,局机关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校长召开了关于在全县各中、小学唱法制歌曲活动的动员大会,会上张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并强调三点意见:1、提高认识。将学唱校园法制歌曲活动作为校园法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2、强化措施。把学唱校园法制歌曲活动纳入到法制教育计划中进行统一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本学校中普及开来。3加大力度。指派专人负责把法制歌曲学唱活动深入到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这项工作的推广。通过大会的动员,做为各校的负责人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集体达成共识,自觉形成合力,对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精心组织稳步实施
为更好地落实活动要求,学校把法制歌曲的学唱当成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好、抓实。在学唱过程中,学校首先将歌谱人手一份印发给学生,安排音乐教师深入班级教唱,形成班班普及,人人会唱的良好氛围。并充分利用升旗仪式、课间操、班队会、音乐课等形式,组织学生学唱歌曲。为使学唱活动坚持经常、形成习惯,学校还要求本学期各班将这两首法制歌曲做为“课前一支歌”的规定曲目。另外,为达到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标,学校还鼓励学生将这两首歌曲教给家长,努力打造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的氛围,努力使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名学生心中。学生在愉快的旋律中熟记了歌词,并从歌词中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绪,从而明确了真善美、假丑恶,使学生在传唱中受到教育和熏陶。让法制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四、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为使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将活动与“法律进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将活动与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将活动与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活动中,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除按统一要求完成各项活动任务之外,还创造性开展工作,使校园法制文艺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教学楼道内张贴了歌谱宣传挂图、歌词书法展览、在首唱仪式中加入百人签名等丰富了活动内容。由于全市中、小学生同时学唱两首校园法制歌曲,县领导积极参与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家长对此次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因此,这次活动社会反响强烈,社会影响面较大。通过唱响仪式,在全市推进了法律进学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法制宣传的氛围。同时,在这次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将挂图、歌片、光碟统一制作下发,减轻了基层单位的负担,做到了规范有序,确保了活动开展的质量。
本次活动因为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单位的有力协助和各校领导的齐心合力才得以顺利开展,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些微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个别学校行动迟缓,消极走程序;部分教师思想僵化、领会肤浅,只做表面文章等现象,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肃清种种消极现象。同时,我们将抓住本次活动的良好契机,把这次活动坚持不懈、长久的开展下去,以演唱两首法制歌曲为主,继续掀起法律进学校活动高潮,同时协调新闻单位,通过新闻媒体,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3: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