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孩子作业还拖拖拉拉没写完,还在那儿唉声叹气,要不就是玩笔玩橡皮、心不在焉。批评之后是按要求做了,可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完成任务一样。更可气的是“不长记性”,下次还这样,于是我们不得继续批评。
经常批评同一件事,就是唠叨。唠叨大概是最没用的一种方式,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唠叨了。 要想不唠叨,就要解决批评不起作用的问题。 为什么批评没有用? 批评没有解决动力问题。被批评是痛苦的,人有逃避痛苦的本能,所以孩子被批评后会调整行为。比如,批评完之后,加快了穿衣服的速度,写作业的时候比刚才专注了一些。于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批评能够改变孩子的行为,只要我们坚持得时间长一些,孩子就能养成习惯。如果真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批评所带来的痛苦,是来自外部的驱动力。 孩子早晨磨蹭,是因为他还没有养成快速穿衣服、整理物品,做好出门准备的习惯,“快速”这个事对他来说是有难度的,是痛苦的。批评所带来的痛苦,大于这个本身的内在的痛苦,他会克服一定难度,去做“该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没有施加这个外力,或者这个外力消失,他仍然没有动力去克服这个有难度,让他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这时总是需要我们去催促、去唠叨。 批评和唠叨,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外力驱动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了“拖延症”。有拖延倾向会越来越痛苦,自身没有内在动力驱动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能依靠外部的压力,或者自己制造的痛苦才能让自己有所行动,比如把事情拖到不能再拖,连自己都恨自己了,才能刺激自己去做那些让自己该做的痛苦的事情。 拖延症就是依赖更大的痛苦,迫使自己做痛苦的事。要跳出这个泥潭,唯有培养积极心态和习惯,用快乐作为内部驱动力,去克服痛苦、征服困难。批评和唠叨,显然没有这样的导向作用。
其次,批评是对孩子的否定性评价,带来巨大的情绪消耗。 孩子总是在或快或慢地成长着,但是挑剔的眼光之下,永远是“不够好”。批评不会是只针对某个具体行为,一定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对孩子做出某个方面,甚至整体的负面评价。这会降低孩子的自尊,让孩子自我评价过低,变得消极和无助。消极情绪会放大事情的难度,要达到做事的状态,需要消耗更多的意志力去调节。这种消耗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难以获得成就感,阻碍内部动力的形成。 做事情没有动力,当然做不好。尤其是学习,更需要积极的情绪、良好的状态,消极情绪下,很难有较高的专注度,不可能充分地调度认知资源。批评至多只能是让孩子“去做”这件事,不要指望批评能够让孩子“做好”这件事。 并且,批评是对行为的强制性指令,剥夺孩子的自主感。 自主性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之中,强制性指令很容易让孩子把对事情本身的关注,转移到“争取权利”上来。孩子为了争取权利,可能会做一些破坏性的行为,就是人们常说的“叛逆”,或者采取消极抵抗的行为。
无论是孩子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积极与消极的分界线:洛萨达比例 著名心理学家、邓普顿积极心理学研究奖获得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做同一件事情,有两种情绪可以驱动人的行为:一种是消极的、应对危机的情绪,它能确定并分辨外部的坏事,驱使人们采取行动去应对;另一种是积极情绪,它不但同样能驱动人们采取行动,并且还能扩展和建构持久的心理资源,供人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 研究人员选取60家公司,这些公司中,20家生意红火,20家运转还不错,20家正面临破产。他们录下60家公司开会时所有的对话,将每个句子根据积极或消极的词语进行编码,然后计算出积极与消极的比例。研究人员发现其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当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3:1时,公司就会蓬勃发展;低于这个比例,公司的经营状况就会变差。他们把这称为“洛萨达比例”。 在家庭中,同样存在“洛萨达比例”,当家庭中对话中,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5:1,就是和谐、充满爱的家庭关系;如果比例低于3:1,则幸福感受度很低;如果低于1:3,则处在崩溃和解体的边缘。 家庭关系中的“洛萨达比例”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研究人员还发现,“洛萨达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要过度追求积极。他们做了这样的比喻:”生命是一艘船,积极情绪像船帆,消极情绪像船舵。比例超过13:1,船就没有了船舵,再积极的船也会漂浮不定,会让人觉得不可靠“。 让孩子拥有积极情绪,动力十足 积极情绪能让孩子更有动力,更容易成功。因为积极的情绪会促进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会让大脑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提高神经中枢的激活水平,促进神经间建立更多的连接。当积极情绪触发了神经间建立更多连接的时候,孩子对新信息的识别就会更快,更容易对这些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将其存储在大脑中,而且也更容易从大脑中将已有的信息提取出来。所以,积极情绪有这样的“扩展效应”,它可以扩展孩子的思路,使孩子更善于思考、更有创意,让孩子学习时能够做到更快、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