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微课讲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5 22:0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本单元所讲授的“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下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同时,本课所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对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涉及十月革命、苏联的成立、二战后众多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等。因此,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要帮助学生理清相关史事的逻辑关系,明确其历史地位。

  第二,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情,九年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关史事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学生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人名和专有名词耳熟能详;陌生在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深入了解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理论内容、历史影响等。

  基于教材与学情,我们可以把教学立意确定为引导学生知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概要,进而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后世历史的影响。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

  确定教学立意后,我们在此基础上编制本课的知识统领,这也是本课教学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什么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如何影响世界历史?这三个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可以在开始上课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把教师讲授变成学生在课堂上解谜,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课堂教学展开前,针对本课有几个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在文字材料的使用上,回归教材,用足、用好教材中的材料;二是利用导学案、板书、课件等形式,变文字为图表,方便学生理解史事的逻辑关系;三是结合学生理解能力、教学时间等情况,补充适当的教材之外的文字、音频、视频等材料。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依照课标与核心素养,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依据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在史事发生的时空背景下理解史事的演进过程与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归纳之后得出理性分析与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的本单元概述,指导学生从中提取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语句,可以划在教材上,也可以记录在笔记本或导学案上。

  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板书、课件等形式将学生提取的信息展示出来,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让学生了解到各个史事间的前后逻辑顺序。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为了争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权利,与资产阶级进行了持续的斗争,这些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之后,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同时,从这个逻辑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在教材第98页的导入部分中,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新的社会矛盾”是什么?这里可以回顾第20课内容,学生通过研读教材第95页中的文字材料,直观地感受到第一个工业革命后工人们的劳动与生活境遇,这是引发工人运动的直接原因,在客观上也促使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教学线索明晰、教学材料丰富,在三个子目的处理上,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这里,我将本课的三个子目归纳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人与其事,但并不按照第一、第二、第三子目的顺序展开,而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时间顺序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在板书、课件或导学案上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过程列在同一条时间轴上。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到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经历、革命理论探索、革命实践是与时代大背景想呼应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经济情况与工人运动,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又以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从这个时间轴入手,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其诞生有必然性,它的理论内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又促进了之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家经过多年探索的产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相关史事,也可以让学生对于抽象的历史名词有了具体认识。

  在课堂教学的材料选取上,我们尽量选取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论述或经历,通过当时革命家的视角带领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融入其中。

  展示材料一:《资本论》第一卷中关于童工的论述——“在诺定昂,常常可以看到15个至20个儿童挤在一间也许不超过12呎见方的小房间里,一天24小时内要干15小时,这种劳动本身由于单调乏味而令人厌倦,而且劳动条件对健康极为不利……甚至年龄最小的儿童干起活来也紧张得要命和迅速得惊人,手指几乎不能稍停一下或放慢一点。如果有人向他们问话,他们也眼不离活,唯恐耽误了一分一秒。”

  有关童工的直观论述可以方便学生快速理解,童工的悲惨遭遇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共情。

  同时,配合当时人拍摄的童工照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

  之后,展示材料二:在早期的工人运动中,纺织工人破坏织布机;配以马克思的论述——“工人们要想区分机器以及应用这些机器的社会形式及其理念之间的区别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劳动工具如果以机器的形式出现,那么它将立即成为工人自己的竞争对手。”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结合第20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人的生活状况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兴起的工人运动存在什么问题?马克思针对工人运动的诸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行动?

  对于这三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了解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但对于资产阶级的压迫,工人阶级的斗争却缺乏科学的理论与紧密的组织,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家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在教材第二子目中,概况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划出重点语句,以学生交流讨论或教师总结等形式加以归纳。通过详读,学生可以了解到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等理论概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知晓工人运动亟需的科学理论已经诞生,并将指导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详读第二子目的过程中,可以配合该子目的“材料研读”,阅读《共产党宣言》原文,理解宣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国际工人运动,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并展示材料四: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等著作中对巴黎公社的反思。

  阅读中,学生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即被投入到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中,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家还注重从革命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用以指导新的革命活动。

  1883年,卡尔·马克思在伦敦逝世,他的墓碑上刻着两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教师还可以用图片或文字材料补充革命者对于马克思的怀念,通过阅读这两句话,我们能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令其感受到马克思一生倾力于人类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也体会到先辈的不易,革命之路上既需要理论研究、探索,也需要实践、团结和战斗。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重大,其后世影响在教学中可举的例子非常多,这里我们可以用苏联和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徽作为直观案例,双方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武装斗争,最终建立政权。而且,双方的国徽上均写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本国语言译文,可见马克思主义对其影响是由表及里全方位的。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等情况,选择一些书籍、音频和视频作为补充材料,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教学内容。我的建议是,书籍可以阅读《共产党宣言》、《苏菲的世界》相关章节、《资本论导读》,影视作品可以观看电影《青年马克思》选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8 19: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