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2.3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3同步练习word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8:3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word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表格、公式、特殊符号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压缩文件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文件预览:
一、选择题
1.如图,AB∥CD,直线BC分别交AB、CD于点B、C,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40°      B.50°      C.120°      D.130°
2.如图,AB∥CD,∠C=80°,∠CAD=60°,则∠BAD的度数等于(    )

A.60°      B.50°      C.45°      D.40°
3.直线c与a、b均相交,当a∥b时(如图),则(    )

A.∠1>∠2
B.∠1<∠2
C.∠1=∠2
D.∠1+∠2=90°
4.如图△ABC中,∠A=63°,点D、E、F分别是BC、AB、AC上的点,且DE∥AC,DF∥AB,则∠EDF的大小为(    )

A.37°      B.57°      C.63°      D.27°
5.一轮船航行到B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西30°,那么从A处观测B处的方向为(    )
A.南偏东30°    B.东偏北30°    C.南偏东60°    D.东偏北60°
6.如图,已知a∥b,∠1=50°,则∠2=(    )

A.40°      B.50°      C.120°      D.130°
二、填空题
7.如图,已知直线a∥b,∠1=85°,则∠2=_____.

8.探照灯、锅盖天线、汽车灯等都利用了抛物线的一个原理:由它的焦点处发出的光线被反射后将会被平行射出.如图,由焦点O处发出的光线OB,OC经反射后沿与POQ平行的方向射出,已知∠ABO=42°,∠DCO=53°,则∠BOC=_____.

9.如图,一束光线以入射角为50°的角度射向斜放在地面AB上的平面镜CD,经平面镜反射后与水平面成30°的角,则CD与地面AB 所成的角∠CDA 的度数是_____.

10.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15°,则这两个角为_____.
三、解答题
11. 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点G是AB上一点,GO⊥EF于点O,∠1=60°,求∠2的度数.
12.解放战争时期,某天江南某游击队从村庄A处出发向正东方向行进,此时有一支残匪在游击队的东北方向B处,残匪沿北偏东60°方向向C村进发,游击队步行到A′(A′在B的正南方向)处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决定改变行进方向,沿北偏东30°方向赶往C村,问:游击队的进发方向A′C与残匪的行进方向BC至少成多大角度时,才能保证C村村民不受伤害?
13.如图,AB∥CD,AD∥BC,若∠A=73°,求∠B、∠C、∠D的度数.
14.如图,已知在△ABC中,AD平分∠EAC且AD∥BC,那么∠B=∠C吗?请说明理由.
15.如图,AD平分∠BAC,DE∥AC,DF∥AB,图中∠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1+∠ABC=180°,∠1=50°,
∴∠ABC=130°,
∵AB∥CD,
∴∠2=∠ABC=130°.
故选D.
【分析】由邻补角的定义与∠1=50°,即可求得∠ABC的度数,又由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2的度数.
2.答案:D
解析:【解答】∵∠C=80°,∠CAD=60°,
∴∠D=180°-80°-60°=40°,
∵AB∥CD,
∴∠BAD=∠D=40°.
故选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知道∠BAD的度数.
3.答案:C
解析:【解答】∵a∥b,
∴∠1=∠2,
故选: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答案.
4.答案:C
解析:【解答】∵DE∥AC,
∴∠BED=∠A=63°,
∵DF∥AB,
∴∠EDF=∠BED=63°.
故选C.
【分析】由DE∥AC,DF∥AB,可得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又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可求得答案.
5.答案:A
解析:【解答】由于∠1=30°,
∠2=∠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所以∠2=30°
从A处观测B处的方向为南偏东30°.故选A
【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画图正确表示出方位角,即可求解.
6.答案:D
解析:【解答】如图,
∵∠1=50°,
∴∠3=180°-∠1=180°-50°=130°,
又∵a∥b,
∴∠2=∠3=130°.
故选D.

【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
7.答案:85°
解析:【解答】∵a∥b,
∴∠1=∠2,
而∠1=85°,
∴∠2=85°.
【分析】由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2=85°.
8.答案:95°
解析:【解答】∵光线OB,OC经反射后沿与POQ平行的方向射出,
∴∠ABO=∠BOP=42°,∠DCO=∠COP=53°,
∴∠BOC=∠BOP+∠COP=42°+53°=95°.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O=∠BOP,∠DCO=∠COP,然后求解即可.
9.答案:70°
解析:【解答】过点E作EM⊥CD于E,
根据题意得:∠1=∠2=50°,∠END=30°,
∴∠DEN=40°,
∴∠CDA=∠DEN+∠END=30°+40°=70°.
【分析】过点E作CD的垂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50°,则其余角为40°,再加上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的角,就可得出外角的度数.
10.答案:65°,115°或15°,15°
解析:【解答】∵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
∴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设其中一个角为x°,
∵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15°,
①若这两个角相等,则2x-x=15°,
解得:x=15°,
∴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15°,15°;
②若这两个角互补,则2(180°-x)-x=15°,
解得:x=115°,
∴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115°,65°;
综上,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65°,115°或15°,15°
【分析】由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可设其中一个角为x°,由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15°,分别从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去分析,即可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这两个角的度数.
三、解答题
11.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OG⊥EF,(已知)
∴∠EOG=90°,(垂直的定义)
∴∠2+∠GEO=9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B∥CD,(已知)
∴∠GEF=∠1=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30°.(等式的性质) .
【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EOG=9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2+∠GEO=9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12.答案:至少为30°时
解析:【解答】如图.
∵BA′∥CM,
∴∠A′CM=∠BA′C=30°.
∵CN∥BE,
∴∠BCN=∠CBE=30°,
∴∠BCA′=90°-30°-30°=30°,
故A′C与BC的夹角至少为30°时,才能保证C村村民不受伤害.
【分析】先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13.答案:∠C73°,∠B=∠D=107°.
解析:【解答】∵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A=73°,
∴∠B=∠D=180°-∠A=107°.
【分析】由AB∥CD,AD∥BC,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14.答案:见解答过程.
解析:【解答】∠B=∠C.理由如下:
∵AD∥BC,
∴∠EAD=∠B,∠DAC=∠C.
∵AD平分∠EAC,
∴∠EAD=∠DAC.
∴∠B=∠C.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EAD=∠B,∠DAC=∠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D=∠DAC,从而推出∠B=∠C.
15.答案:∠1=∠2.
解析:【解答】∠1=∠2.
理由如下:
∵DE∥AC,DF∥AB,
∴∠1=∠DAF,∠2=∠DAE,
又∵AD平分∠BAC,
∴∠DAF=∠DAE,
∴∠1=∠2.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粗结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18:37:38 | 只看该作者
下载链接 2.3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3.rar (54.58 KB, 下载次数: 475)
    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公众号“czwkzy”,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   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已关注,请进入“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更多教学资源,免费、持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9: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