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作文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02: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作文教学采用了唐山市丰润区教研室高启山老师的活动设计,围绕着一个个主题开展活动,把“交友、实践探索、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

第一次作文活动是为对方小朋友介绍自己《美丽的校园》。第二次是为对方介绍自己身边具有美德的人物故事。第三次就是为对方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由于前两次活动开展的比较扎实,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开展第三次活动前,他们就对活动的内容开始打探、猜测。当我宣布了活动的主题后,学生不禁欢呼起来。看来,这次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我在课上对学生的选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发现,竟然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选择了“家乡好吃的”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流程,接下来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选材,然后说一说,评一评,再开始写草稿,接着读一读,互相评一评,再修改,最后抄写到作文本上。我觉得,如果这样完成一篇作文,就不能够使学生将作文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虽然学生对此有生活的体验,但积累和沉淀得不够,作文中的灵性就不足,写作的能力就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我没有草率的让学生动笔去写,而是让学生先讨论:“我们为对方小朋友介绍‘好吃的’,应该介绍哪些方面?”学生们踊跃发言,经讨论和归纳,得出结论:“可以介绍这些小吃或者食品的色、香、味、制作过程、独特之处……”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我们既然为对方介绍,那么你想让对方读了你的介绍后,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学生马上说:“要让他和我一样喜欢吃!”我接着说:“要想让对方也喜欢吃,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对这种食物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在写的时候,才可以写的真实、具体。”

这样启发之后,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去认真观察、研究:“自己喜欢的那种小吃到底为什么这么好吃?除去好吃,还有没有其他值得介绍的地方?”当学生再去观察时,就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他们不仅注意看小吃的制作过程,还注意观察食物在形、色、香、味各方面的变化,而且注意调动各种感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观察和研究。如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开口问问、动手做做……对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我还亲自领着他们到拉面馆去体验生活,现场指导观察。观察的方式有了改变,观察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有了这些来自于生活实践的丰富、鲜活的素材,再回到作文课堂上时,学生的语言明显地生动起来。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时,他们兴奋极了,边说边比划。研究煎饼的几个同学在那里争论煎饼那种诱人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儿,该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研究饼夹肉的同学们正在讨论吃到嘴里的感觉到底是不是软软的、滑滑的。研究糖葫芦的几个人急着喊我过去评判,因为他们说到糖葫芦如何从案板上往下取时,有的说要往上轻轻推一下,有的说不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完善了文章的构思,提高了的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对于家乡的小吃随着了解的深入,情感体验上也逐步加深了。

但是,我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研究活动仅停留在对事物的表面观察和了解上,虽然也有新的收获,却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思考。如果单从这一次作文的角度来看,活动至此,应该是比较成功了。大多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事物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也基本上做到了文从字顺,表述具体。不过,我感觉,研究活动的意义远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的。如果在活动中,学生没有发现问题,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就不能养成。没有这种习惯,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很难再提升。为此,针对典型事例,我引导学生要注意追究根由。如“金丝小枣”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什么样的饺子陷煮熟后成丸儿不散?买的糖葫芦的糖皮为什么比我们自己做的要脆,要光亮?……

学生带着这些追问出的问题返回生活中再次研究,就又有了新的发现。如:鸡蛋磕到煎饼上之后,要捣碎蛋黄才能迅速摊好,不然鸡蛋会“到处跑”。做拉面时案板上要抹油,手上也要蘸油,这样面才不会沾在手上和案板上。做糖葫芦时,糖里要放白矾,糖皮才会凝固的快,案板上要抹油,糖葫芦才好往下取,糖葫芦从糖锅里拿出来要往案板上“摔”一下,糖片才会大一些,金丝小枣里有密密的、亮亮的金丝所以叫金丝小枣……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对自己所研究的事物更加的关注和喜爱。看到这种现象,我突然之间来了灵感:研究的过程不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吗?孩子们在研究过程中有了多少有趣的发现啊。于是,我提议让他们把自己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烦恼的事情以《××××外传》为题写下来。没想到的是,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就这样,一次研究活动,很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材,写出了个性十足的两篇文章。

我让学生互相读一读自己写的两篇文章,听取对方的意见,再进一步的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组织学生把习作寄给了丰润的小朋友。对方的小朋友也把习作寄过来,学生要调动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知识来评价别人的文章,同时也在别人评价自己文章的同时学到了新的写作知识。在与对方小朋友共同分享研究乐趣的过程中,学生的习作兴趣、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4: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