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拧螺丝钉的学问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1.不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2.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但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3.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教学目标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教学重点 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发现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轮与轴的直径相差越大,越省力。
教学过程 反思与讨论
一、导入
出示P9图,请问选择哪一中起子可以更省力的将螺丝拧进木头?
出示门的把手,问学生,为什么要在所的末端放一个比较大的把手呢?如果没有这个大的把手,而是一个很细的把手,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起子、门把手相类似的机械呢?
讲解轮轴的概念。
二、制作、探究轮轴
1.提问:同样是起子,同样都可以省力,但不同的起子省力的大小却不同,那么影响轮轴的因素有哪些呢?
2.讨论、交流。
3.如果要证明我们的假设,可以怎样去做呢?
4.设计实验。
5.交流、改善实验。
6.学生观察各组实验情况,再次和组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7.的厨轮轴的作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论越大越省力。
8.谈话: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解释轮轴的作用吗?
9.边汇报,边演示,揭示轮轴省力的本质。
三、回顾和解释
1.观察P10图,
2.在图中哪些地方用到轮轴的?
3.这些轮轴有什么用途?
从生活中引入课题
再用轮轴来解释生活中的轮轴现象。
作业设计 完成实验册p8,p9的实验记录
板书设计 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后记 螺丝刀拧螺丝钉是一个具体的操作活动,它和实验的区别在于,它给人的只是一种感性认识,是“感觉”而已,并不能代替科学的结论。而实验在于可以将“力”量化,是可测量的、可控制的,这正是科学本质——实证主义的具体体现。本节课在交流中关注了将施加在螺丝刀刀把上的力转化为用拉力计的拉力来表示,用挂在钩码上的物重表示拧螺丝钉时刀杆遇到的阻力,这一转化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探究“轮轴是否省力”可以解释“使用螺丝刀能省力”这个具体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将具体操作中不可测量的力转化为可以测量可以控制的力。或者,这也就是实验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