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一)
教材第87、第89页的内容。
1.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知道10个0.1是1。
2.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小数的模型,能够把小数和分数灵活地相互转换。
3.初步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
2.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和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图片,彩笔。
老师:前几天我们布置了一项实验活动任务,要求同学们找一找自己见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可以分组汇报,也可以逐一汇报。
1.出示: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份。
老师提问:其中一份可以怎样表示?
老师板书:
老师提问: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也可以写成0.1,0.1是一个小数,0.1也表示)
老师板书:0.1 读作零点一(写小数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老师提问:其中的两份、六份可以写成什么?
(学生分组说一说,进行汇报)
老师归纳:两份是正方形的,可以写成0.2。0.2读作零点二。六份是正方形的,可以写成0.6。0.6读作零点六。
2.出示教材第87页例1。
老师请同学观察主题图,并请学生读一读男、女生的对话。
老师提问:5分米是多少米?可以怎样写?(指名回答)
老师板书:米=0.5米 0.5读作零点五
老师提问:4分米是多少米?怎样写?(指名回答)
老师板书:米=0.4米 0.4读作零点四
3.学生举例。
老师提问:你还能说出其他小数吗?可以怎样表示?
请1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写几个小数。(老师指导书写)
老师质疑: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全部取走是多少?
老师提问:1里面有几个,几个0.1是1?
老师板书:1里面有10个 10个0.1是1
1.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2.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3.按所给的小数涂色。
0.6 0.3
4.填空题。
1元=10角
1角=()元=( )元 5角=()元=( )元
9角=()元=( )元 10角=()元=( )元
1.读出下面的小数。
0.6 0.3 0.7 2.4
2.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四 零点九
3.填空题。
8角=( )元 4分米=( )米 5厘米=( )分米 0.9元=( )角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0.3 7 0.7 9 0.9
2. 3 0.3 5 0.5 9 0.9
3. 略
4. 0.1 0.5 0.9 1
思维训练
1. 零点六 零点三 零点七 二点四
2. 0.4 0.9
3. 0.8 0.4 0.5 9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
1里面有10个,10个0.1是1。
例题中5分米是米、4分米是米,然后告诉学生米还可以写成0.5米、米还可以写成0.4米。通过把十分之几写成小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位小数的意义。要突出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改写出来的,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小数的由来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
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
教学过程:
一 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多媒体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 (信封、闹钟、足球、文具盒的价格),学生试读。
2.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学生回答。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
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 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1.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请大家观察课桌面,它的长和宽是多少?你猜猜看。(学生猜测估计)
(多媒体出示长和宽的长度)如果用米作单位,谁会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指名回答米、米。
老师说明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米还可以写成0.4米,读作零点四米。学生初步感知小数。
练习题“想想做做”的第1题。学生自己思考填写,集体订正答案。
练习题“想想做做”的第3题。请看题目,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从这些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然后初步归纳。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既可以表示阴影部分,也可以表示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小数,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刚才我们借助长度单位找到了小数,你能从其他地方找到小数吗?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5角是元,还可写成( )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 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引导学生集体完成教材“想想做做”中的题,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