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看,山有苍翠色彩。
近听,流水静止而无声。
这是一首诗,这是一个谜语,这也是一幅画。这本就是王维的“画”呀,又岂不是“画”呢?
远处,苍上层峦叠翠,碧色流出了轮廓,似乎是要把天地也染绿。再一瞧,山下潺潺清溪顺流而曲折。水是在流啊,可为什么人听不见它那“哗啦啦”的弹琴声呢!
山水一色,长空漫漫,花朵点缀着每一片沃土,鸟儿也在树上扑闪翅膀。王维的诗啊,王维的画啊。我品读这它,既在读诗,也在读画。
不过几笔黑墨,几行文字,单调又没有色彩,不会是画,可它就叫《画》,读者,看着,也是画。朗朗上口的音韵,工整的五言绝句,王维却给它上了彩,构成了一副“诗中画”,谱成了一首“画中诗”。
它到底是什么?是诗,也是画。它之所以既是诗又是画,因为读着这首诗,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张美丽的画。
春天去了,花儿还在;人来了,鸟儿不飞。画上的花就是不会凋谢的啊,鸟儿又怎么会因为读者的到来而惊飞呢?
可我觉得这诗画还有另一层含义。
山仍有色,水却无声。国仍有君,臣却无言。那举国同乐,君主英明的时代已过,可君子仍然守着自己的国家。那奸诈小人已经当权,可真正的英雄又怎么会停止自己的反抗,而被黑暗吓走呢?
这是一首诗,这也是一幅画。这是一首歌颂君子的诗,是一幅壮美的江山画。王维到底想表达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但一千人读它,就会有一千种感想。这就是诗画的魅力。诗美到极致,为画;画美到极致,为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