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听黄宝国“差点教育”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12-17 21:01
标题:
听黄宝国“差点教育”有感
昨天下午,学校邀请长春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黄宝国来我校进行讲座。黄老师的演讲有温度,有高度,有净度,黄书记的报告精彩纷呈,言近旨远,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者不知不觉走入了差点教育的世界。
黄老师“学习永远在路上”一句话打开了差点教育的开端。“差点教育”的内容: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
不尊重差异就不能谈教育,世间没有两朵一样的花,每一个人也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的职责不是让学生听老师的话,而是懂得话的含义;学生不可能千人一面,但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方向是对的,学生的差异就应该被正确对待。
教育应发现人之长而不要揭人短。每个学生都有长处,老师们经常犯的错误是放大学生的不足而忽略学生的美好品质。
缩小孩子的现实和梦想的差距。在发现学生长处,避开短处的基础上,让孩子找准自己的目标位置更加重要。
黄教授用一句话总结了差点教育的内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差异正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学生成长的入口。
“差点教育”的实施:尊重是前提、扬长和纵向评价是关键、生态是保障、创新是动力。
黄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实际的案例:有个初中男孩爱放屁,老师们对此颇有微词,其他同学本就对他这个“恶习”难以忍受,见到老师也有这态度,不自觉间更加疏远了这位同学,甚至夸张到戴口罩上课。出于生理原因,老师们与家长们沟通无果。同时,这位同学除了爱放臭屁,写作风格更“臭”到了老师,文言文写作洋洋洒洒,而现代文写作前言不搭后语,这无疑让老师对其中考担心。
面对这样的情况,黄教授利用代课的时期,巧妙地给孩子换座位,并且“忍受”臭屁侵袭主动站在这位同学身边上课,孩子感觉被人尊重了,同学们的态度也渐渐舒缓了许多。放屁事件的解决,又为他与孩子沟通写作搭建了桥梁。原来,这名学生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仔细观察下,他的文言文功底比其他同学超出一大截,只是不喜欢白话写作。此类情况无疑对于他本身是一大长处,但于考试而言则是短板。于是,黄教授通过给学生推荐文言文书目,继续肯定他的文言文写作,同时,也要求他每次文言文写作后,需写出一次白话版本,并在班上当众诵读孩子写的《吾之屁事》(我的那点儿屁事),极大地给予孩子信心。这样,孩子的兴趣被保留了,也不与考试发生冲突,语言能力的双重提高带来了极大获益。最后,这位同学成了小小年纪便出版古体诗集的小作家,可见“早一天发现,就早一点成全”,孩子的差异点也能变为成功入口。
如何创造适合学生全体、个体发展的教育?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教师要做“精神富人”,只有学习进入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多去深刻阅读,坚决摒弃“浅阅读”。多学习中老年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实践经验,才不会导致“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抵用”。
黄宝国教授在讲座的结束语中说到,要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材”的中国教育梦,离不开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对于国家政策的强力推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更意识到责任的艰巨,怎么样不让学生因为学校而不喜欢学习,由于考试而不喜欢读书,让孩子从读书中学习有用的知识,做最好的自己,我们都在探索的路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