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有点后知后觉的,但是我知道面对当下的孩子,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尽可能用当下的方式、当下的事例更多一些新鲜的气息,更多一些耐人寻味的魔力,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所以,我也会关注一些头条信息,就看到在10月13日的时候,胡歌发了一条动态: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猝不及防惊诧之际,就看到有消息灵通人士披露端倪,这是胡歌在中央电视点主频道的一道新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上演《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台词。
于是,追寻过去,蓦然发现节目通过介绍,影视回顾,话剧演出,访谈交叉的方式,不经重现电影中经典片段,还通过相关的真实人物叙述经典背后的故事,用一种带有创新性的方式演绎经典片段、访谈主创人物、再现真实故事背后的真实人物的历史,用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把台前的观众征服,体悟到这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倾诉,这就是中国故事值得铭记的人物,这是最深情的故事温度。
于是我想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的今天,习主席反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让让人民从中受到鼓舞,这何尝不也是一场与时俱进的教育之路,一种文化自信的传承道路。
由此,我想到中共中央教育部郑重提出立德树人,从多种途径明确“培养什么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倾听中国的经典故事,用生动的案例感悟国家认同的付出,不是一种说教,而是用鲜活的、学生可以感知的解读,共情、共同体验这样一种历史的倾诉。
《故事里的中国》做到了,我们可以从现场观众的表情中观察到,我们可以从自己作为观众顿悟到,中国有故事,需要一种耳濡目染的体悟,也可以用一种理解性地重现,找到心灵被震撼的幸福。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导演和主持人以及制片策划的付出,他们用一条主线多元化的变化角度,设置情境让我们听,让我们看,让我们参与演,参与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解读。这不正是我们作为教师备课、上课中也需要把握的宽度、深度和高度。
如果我们的教学更倾向于故事性倾诉,带领学生以探秘、体悟的形式深入到故事的复述,是不是我们课堂中“中国有故事”也能更触及心灵深处,蓦然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如果爱,请深爱,深爱我们脚下的这一方土,有一种演绎叫《故事里的中国》,董卿和她的团队用一种特有的情愫,让我们蓦然驻足,蓦然追随着误入藕花深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