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21.枫桥夜泊》优秀PPT课件和教案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3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21.枫桥夜泊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39:10 | 只看该作者
21.枫桥夜泊.rar (5.68 MB, 下载次数: 6059)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39: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知道诗句的意思。
2.在读中感悟《枫桥夜泊》这首诗描绘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4.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并学会乐观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入类型:交流秋天,激发兴趣。
教师口述:从上节课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喜欢秋天。谁来用一些词句把自己所看到秋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感到大家不但喜欢秋天,而且对秋天了解的也很多,古人也很喜欢秋天,很多文人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导入课题: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枫桥夜泊》(板书课题: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课题。)
理解题目: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
1.了解作者:张继,从小聪明好学,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第,时任盐铁判官,为官正直,有政绩,唐代大历末年检校祠部元外郎,于红州(南昌)分掌财赋,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有名。
2.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难读字,学会正确发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3.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枫桥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夜泊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乌啼        在今江苏苏州西郊。
霜满天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        指旅人怀着忧愁入眠。
渔火        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鱼的伙伴。
对愁眠        “江边枫树”。
姑苏        苏州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
寒山寺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夜半钟声    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泊 愁 寺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1)熟字加偏旁:“目+民”是“眠”,“秋+心”是“愁”,“土+寸”是“寺”,“白 +氵”是“泊”。
(2)减一减:“诗—讠=寺”。
(3)换一换:“伯”把“亻”换成“氵”,变成“泊”。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遵循识字的基本规律,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寺”和左右结构的字“泊”,学生练写。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在写字教学中严格落实新课标的有关要求,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六、品读欣赏,整体感知
1.理解课题: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晚上在枫桥附近停船靠岸。)   
2.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1)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亮渐渐落下去。)听到了什么?(乌鸦在啼叫。)“霜满天”是什么意思?(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
(2)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叫。)
(3)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在不停地啼叫,周围到处弥漫着寒霜。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清冷)
(4)诗句中的动静结合: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概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
(5)指导朗读。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
(1)读这句诗,你又仿佛看见了什么?(“江枫”“渔火”)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
(2)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
(3)江边有火红的枫叶,渔船上闪烁着灯火,又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温暖、美丽。)
(4)诗句中的动静结合: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5)指导朗读。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句抓住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从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这六种景象,触发了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越发凄凉难耐了。)
5.多媒体出示第三、四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朗读这两句诗,你还看见了什么?(“寒山寺”)寺里还传来了什么?(钟声)钟声怎么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
(2)在这句诗中“到”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这句中一个“到”字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刻画的非常生动。这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指导朗读。
6.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课件出示: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就要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大家可以划出诗的节拍,也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的去读。大家尝试一下。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多媒体出示划好节拍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7.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同学们,老师在课余的时间把这首古诗配上了音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欣赏“古诗新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1)诗中的景色在我们的眼里是那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中的哪个字写出诗人的心情?(“愁”)
(2)教师描述: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叫。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诗人的客船上……
(3)鼓励学生交流:假如你就是诗人张继,你还会想到什么样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七、课文主旨
1.这首绝句,写诗人在江南旅途中,路过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情景。全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叙述?(全诗围绕“客”“愁”二字,展开了景物描写和气氛渲染。)
2.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诗人看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的是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八、课堂小结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附:推荐阅读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1:39:44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抒发自己浓浓的愁绪。本诗意境悠远,情感复杂,感受诗中的“愁绪”,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课堂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美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回顾和积累描写秋天的词句,抓住学生对描写秋天的词句产生兴趣的契机导入课题,简介作者,导入新课的学习。然后,引领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意。小学生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朗读。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平等对话,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由读通古诗,到读顺古诗,直至读出感情,再到边读边想象诗句反映出的画面、感受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带着不同的目标,一次次充分朗读诗文,层层深入地了解诗意,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这堂课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拓展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读中感悟,思中明理,读中融情,悟中升情。同时注重对诗文的整体把握。接着,适当引导,感知韵律。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就要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引导学生划出诗的节拍,按固定的韵律节拍朗读,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范读等让学生进行感悟,并指导朗读。最后引导质疑,想象意境。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古诗是一大难点,学生读好难,要读懂更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在小组交流、师生交流质疑解惑中一步步地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有选择地抓住学生的关键问题引导交流,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精彩发言,更好地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通过细细的品味感悟到诗人张继的愁绪,没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愁。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诗句的具体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的“愁”时,首先是引导学生想象乌鸦在哇哇地叫着,整个大地都被大雾笼罩着的情景,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与想象进行感悟。然后从诗人难以入眠的原因,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此时的愁是为自己而愁,是思念故乡、故乡的亲人而愁。然后补充有关的课外资料,通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07: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