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2-4 10:25
标题: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三,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李树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2-4 10:26
叶甸中心小学

年级下册

品德与生活

学科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教学目标

重点及难点

教具准备

备注

第一周至第五周
1.       家里来了客
2.       我随爸爸去做客
3.       我跟妈妈看演出
4.       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
2


2


2


2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4个主题活动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学习在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接打电话、看电视等方面的基本文明常识,为儿童学做一个现代文明人打下基础。本单元通过看、听、说、辨、练、演等多种形式,让儿童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文明境界,在活动中学习做人,在活动中修身养性,使良好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习惯;教育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1.       关于待客礼仪的名句;

2.       搜集看演出时应遵守的规则;

3.       玩具电话等。


第五周至第九周
5.春天在哪里;
6.春天的种植;
7.我和春天一起玩;
8.我心中的春天
2


2


2


2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4个主题活动带着孩子们去寻找“春姐姐的脚步”,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一系列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中,欣赏美丽的春色,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激发儿童对春天、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让孕育着无穷希望的春意永远流淌在孩子的心田。

    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种一种、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地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激发儿童对春天、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2.提前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3.观察春天的田野;带好画画的工具。

叶甸中心小学


年级下册

品德与生活     学科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

教学目标

重点及难点

教具准备

备注

第十周至第十三周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0.游戏快乐多;
11.我与小动物;
12.我最爱读的书
2


2

2

2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4个主题活动从儿童已有的兴趣爱好入手,让学生了解兴趣对自己成长的作用和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在展示孩子们已有的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抓住爱做游戏、爱小动物、爱读书几个兴趣爱好为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兴趣的无穷奥秘,引导学生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从小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热情,对世界、对社会、对许多问题兴趣盎然。

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感受生活中的无穷乐趣和奥秘。

1.       准备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动物头饰;
3.       收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第十四周至第十七周
13.做事不拖拉;
14.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
15.成长记录袋;
16.更上一层楼
2


2

2

2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作为《品德与生活》的最后一个单元,具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承上启下的作用。4个主题活动,让教师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教他们体验。前两个主题活动“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主要是对儿童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后面两个主题活动“成长记录袋”和“更上一层楼”,引导孩子们回顾自己成长的脚印,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让他们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情感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并激发爱亲敬长、学会感激的情感。
1.歌曲,《愉快的早晨》;
2.成长记录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2-4 10:27
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四贾庄小学

一、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掌握了儿童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基础知识和某些技能。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潜能生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二、  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本册教学内容分5个单元主题:自己拿主意、献出我们的爱、我们去发现、你好,祖国妈妈、愉快的收获。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活动主题,有的二级主题下又分设了三级活动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各个单元的目标主要体现如下:  

能初步分辩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体验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方便的快乐,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 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四、 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部分内容,均为2课时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