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5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司马光教学反思
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司基有这样的名言:会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弯,不会思考的人则晕头转向。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种方法,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同学们,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有个学生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使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灵活现。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2、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 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主人公的比较,做新时代的司马光,让学生在了解安全知识的同时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3、新的尝试。
记得以前,每次教学完《司马光》后,我总是在拓展延伸阶段问:你还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此问题一经抛出,小朋友们便叽叽喳喳地连比带划谈论开了。可,每次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小朋友们的脸上便会被沮丧之情笼罩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孩子年纪小,思维较单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马光的"砸缸"作比较,还是逊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丧吗,连老师也觉得异常扫兴!
这次,我再教《司马光》一文时,大胆作了新的尝试。我设计了3个安全知识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 真没想到不让"小司马光"继续"缸"后,反而涌现了更多机智勇敢的小司马光!
4、板书设计新颖。
我特别画了一口大大的、会被砸坏的 “缸”,让学生在砸缸的过程中体会当时司马光救人时的气氛,并且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5、同学积极配合,课堂气氛较活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