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军侵华,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这篇课文创作年代久远,字里行间流露着充沛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引导学生达成本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生僻字较多,文意古奥,大量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且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比较久远,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定位于:(一)以读带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体会情感,内化语言。(二)指导学生运用好搜集整理的资料,借助资料理解文意体会情感。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 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一起做一个速记古诗词的游戏,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课件出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精忠报国,还我河山!
——岳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提问:谁能背诵这些诗句,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爱国。
3.释题:爱国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和爱国有关的文章《少年中国说(节选)》。谁能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预设:
(1)“少年中国”是指朝气蓬勃、前途无限的中国。
【说明:如果学生理解不了,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少年有什么特征?然后再理解“少年中国”。】
(2)“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表示议论,因此课题可以理解为“论前途无量的中国”。
4.导语:读懂了课题,还要了解作者,谁来读一读这段资料,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梁启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资料一:
梁启超, 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代表人物之一,力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家的强大。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继续从事政治活动。他是鸦片战争后,我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
预设:是一个希望祖国强大的爱国知识分子。
5.导入:一心救国的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论述了什么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1.明确要求: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伴互助的方式认读生字。
2.检查朗读:谁来读一读课文?
预设:根据学生朗读课文的实际状况,进行相机指导。重点关注(1)字音是否能读正确,吐字是否清晰。(2)句子是否能读通顺,是否能读出句子的节奏。
3.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状况相机指导举例:
(1)读出第一自然段的节奏。
出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①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句子在句式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少年……则国……”的句式。
②指导学生朗读:请你试着读出这种句式的节奏。
(2)第二自然段生僻字较多,如果学生初读有障碍,教师可以出示词串,指导学生反复认读。
课件出示: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3)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中,两个“!”表达的赞美之情,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之责任
1. 导语:我们不仅要将课文读通顺,还要将文意读明白。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说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现中国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吗?
【说明:以下3—6环节,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状况进行相机指导。如有的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要追问学生如何把课文读好的,引导更多的学生借鉴这种方法进行朗读;如果学生朗读得不够理想,则根据学生的朗读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启发思考:请同学们看一看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显著特点?
预设: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指导朗读:排比有增强语势的功能,读起来铿锵有力,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让我们感受中华少年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
5.启发思考:请大家想一想:“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这些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课件出示: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预设:不能,只有拥有了智慧,才会富裕,富裕了才能强大……先胜过了欧洲,最后才能雄于地球。这个排比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层层推进的。
6.指导朗读:读出文章情感上的层层递进。
7.指导朗读:读好这篇课文,还需要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谁来读一读这段资料,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出示资料二:
本文写于戊戌变法后。当时国内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借机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卖国者叫嚷 “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预设: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
8.出示课件指导朗读:让我们师生合作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来驳斥帝国主义,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
课件出示:
师: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男: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齐读: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9.小结:朗读声铿锵有力,爱国情荡气回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
【设计意图】学语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表达方法,力求实现言意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