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重叠的形状教案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3课重叠的形状
  课时:2课时
  [教材简析]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对象,发现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通过绘制过程渗透三度空间概念,培养和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
  遮挡关系
  [教学难点]
  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叠表现问题。
  [教学构想及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强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材、范图。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3月1日——3月3日
  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现象:
  1、一盘水果(端出实物)
  2、教师做站立在讲台后边的动作
  3、请一个小朋友挡在教师的前边站立
  活动二: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遮挡现象”,如果我把它们画成这样就不对了,(出示图片)因为没有了遮挡现象,是不真实的,必须画成下边图中的样子,(出示图片2),出现了遮挡关系也就真实了。
  实物投影仪演示:为了表现遮挡关系,就要先把前边的东西画好,后边的东西露出多少画多少,被遮挡的部分不画,画面就正确了。
  画面上有前有后的东西,前边的东西在较低位置上,后边的东西在画面较高位置上,才能看出远近关系。
  活动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行重叠排列。
  ※也可画叠罗汉图
  活动四: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3月3日——3月5日
  活动一:
  ※讲评优秀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
  ※展示立体图书或立体贺卡,引发学生兴趣。
  活动二:
  1、观察分析:它们的特点是有前有后,有的还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间的景物和远的景物多种层次。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来的呢?立的方法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种。
  2、教师像变戏法似的将教具底边折一下,在折出的小边上抹上乳胶,贴在底板纸上,汽车就立起来了。请几个小朋友也这样帮忙折和粘,立体的街景很快出现。
  3、分析立体街景的层次关系:有前后层次就会出现遮挡现象。大家看,前边的汽车折挡住中间汽车的头或尾,这些汽车又遮挡住后边树和楼房的底部,我们既看见了前边的汽车,也看见了远处树和楼房没被遮挡的部分,画面效果很好。
  ※制作步骤:
  1、用一张8开纸作基础,从中间对折。
  2、在后边里面上用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画出背景处的山、云、太阳或星星、月亮、楼房……
  3、用小块纸画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树、邮筒、行人,并留出一部分粘贴的纸边。
  4、按照场景,依次粘贴。
  活动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活动四: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板书计划:课题
  范画
  作业展示
  札记:
  上这节课时,我鼓励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至少八开大小的作业,由小组讨论决定来做什么,然后组长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开始时我有些担心:万一大家意见不统一,或者合作的作业在大小、粘贴位置上不合适怎么办?在合作中也确实有的小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但没等我“出面”,孩子们自己迅速的调整了合作方法和态度。最后各组的作业构图都很饱满、颜色鲜艳、形象丰富,最重要的是“重叠”这一作业难点解决的棒极了!看来经过一年半的训练,孩子们不光学会了在美术作业时的合作,还学会了在与别人的意见不和时能够冷静地思考、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也就是说,他们初步体会到了“如何待人处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6 21: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