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随笔:有序环境 潜移默化
近一周时间来,我们发现班上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了操作不专心,情绪浮躁、持久性差、学具乱放的现象。因此在活动前适当地进行安静活动、活动中因势利导,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营造让幼儿有序操作的良好氛围。
蒙台梭利的秩序敏感期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智能与能力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增长"。秩序是各种物品与环境的关系,即每一种物品在环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所以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有序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积极投入,形成有序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分隔小区域,有目的投放材料。
根据班级教室面积的实际情况,用小隔断或者小家具将操作性、合作性强的热闹区域和安静区域分隔开,减少了互相干扰,在材料投放方面,重视投放丰富性、游戏性、趣味性、开放性强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自选。例如,生活区有喂小动物吃食物、分豆豆比赛、给娃娃穿衣服、洗衣服、晾衣服等多种操作材料,语言区除了有可以幼儿看的图书,可供幼儿讲述的背景版和人物、动物指偶、图片外,还增加了立体有声的玩具和利于合作讲述、创编的道具让幼儿操作。
三、建立活动区规则,使幼儿自觉形成有序的规则意识。布置好活动区后,首先向幼儿介绍各个区域并相应规定一些规则。如“医院”物品玩后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美工材料看完后要放好。为了加强幼儿的自律意识,我们设计了各种进入区域的标志牌,让幼儿挂牌进区。为了让幼儿形成将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我们在柜子上及活动材料上都贴上了相应的小图案,方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能自觉将材料有序地放回原地,同时,我们在区域内的地毯上巧妙根据地毯的拼图做标志,提醒幼儿有序就坐,避免幼儿在活动中拥挤在一起,互相干扰。久而久之,幼儿不但在活动区中学会了本领,强化了区域游戏的规则意识,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
|